知识库 > 生殖 > 男性生殖 > 前列腺肥大 > 内容

前列腺肥大内容

现代男性头号“杀...

病请描述:最近78岁的退休教师蒋老师遇到了烦心事,本想准备出国看儿子,出国前检查身体,却发现了异常,验血的肿瘤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达到19.485ug/L,需要去看泌尿外科,于是他非常焦急的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邓刚主任主任接待了他,邓主任告诉蒋老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简称PSA)是判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特异敏感指标,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是急剧升高,一组来自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全国30个登记处的数据显示,1988~1992年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96/10万人口,1993~1997年为3.09/10万人口,1998~2002年为为4.36/10万人口。1979年中国台湾地区仅有98位前列腺癌新病例;1995年已上升至884位,年龄标准化发生率达7.2/10万人口,2000年有635人死亡,死亡率为5.59/10万人口。2007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1.81/10万人,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很少见,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呈指数增长。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公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一级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邓刚邓主任看过检查单后,告诉蒋老师出国游可能要改变了,罹患前列腺癌的可能很大,邓主任说:直肠指检(DRE)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DRE和PSA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中国台湾地区专家共识,推行美国建议为佳,中国大陆专家也是同样看法,国内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进行常规PSA和DRE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对DRE异常、有临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或影像学异常等的男性应进行PSA检查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血清总PSA(tPSA)>4.0ng/ml为异常。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特异性tPSA值各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为0~1.5ng/ml,50~59岁为0~3.0ng/ml,60~69岁为0~4.5ng/ml,70~79岁为0~5.5ng/ml,≥80岁为0~8.0ng/ml。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得以确诊。少数病人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后病理中偶然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因此,推荐经直肠B超等引导下的前列腺系统穿刺,除特殊情况不建议随机穿刺。所以蒋老师首先需要住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蒋老师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住进了市一医院的泌尿外科病房,做了相关检查,经直肠前列腺精囊超声检查发现蒋老师的前列腺增生伴多发钙化斑,前列腺左侧外腺区有1.9*1.0*1.9cm的不均质回声结节,界欠清,未见明显包膜,形态欠规则,结合PSA检查要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又进一步做了磁共振检查,前列腺MRI平扫+增强见前列腺外形增大,左后外周带局部结节样短T2信号影,增强后强化明显,局部包膜尚完整。前列腺周围静脉丛高信号存在,两侧精囊腺未见异常信号。相邻膀胱壁完整。检查结果:前列腺增生伴小囊变;前列腺左后外带结节,考虑占位性病变,请穿刺进一步检查。邓主任很快安排了穿刺活检。在等待休息一周后病检结果回来了:左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5+3=8)右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3+3=6)。这样就确诊了,已经属于前列腺癌高危患者了。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准确的临床分期。很快邓主任又给蒋老师安排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未发现全身骨转移。这样蒋老师诊断为T2C期前列腺癌,下一步主要是治疗方案了。邓主任说目前治疗方案选择是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理,我们推荐循序:对于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低危前列腺癌为:1)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根治性放射治疗,3)主动监测。主动监测主要是对低危的前列腺癌患者主动监测前列腺癌的进程,在出现肿瘤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给予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简称根治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已尝试治疗进展性前列腺癌。主要术式有传统的开放性经会阴、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及近年发展的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手术要考虑肿瘤的危险因素等级、患者预期寿命和总体健康状况。尽管手术没有硬性的年龄界限,但应告知患者,70岁以后伴随年龄增长,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将会增加。放射治疗又分为外放射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①根治性放射治疗②辅助性放射治疗③姑息性放射治疗:主要缓解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外放射治疗的外照射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等。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腔内照射、组织间照射等,是将放射源密封后直接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或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进行照射。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短暂插植治疗和永久粒子种植治疗。后者也即放射性粒子的组织间种植治疗,相对比较常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定位,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提高前列腺的局部剂量,而减少直肠和膀胱的放射剂量。根据病情也可以选择近距离照射治疗联合外放疗或内分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机理是前列腺细胞在无雄激素刺激的状况下将会发生凋亡。任何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疗均可被称为雄激素去除治疗,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和抗雄(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治疗。内分泌治疗方案主要有:①单纯去势(手术或药物去势);②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③间歇内分泌治疗;④根治性治疗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⑤辅助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手段都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根据蒋老师年纪较大、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危前列腺癌等的病情,我们经过和患者及家属反复交流,制定了近距离照射为主,根据随访结果配合内分泌治疗的方案。给予125碘(125I)永久粒子植入,手术很顺利,术后5天蒋老师出院。术后一月复查CT,粒子位置良好,血PSA降至0.2 ng/ml以下了。蒋老师这下可以放心地去美国看孙子去了。邓主任最后告诉大家,前列腺癌发病原因虽然主要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但是外源性因素会影响从潜伏型前列腺癌到临床型前列腺癌的进程,这些因素的确认仍然在讨论中,但高动物脂肪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木脂素类、异黄酮的低摄入、过多摄入腌肉制品等。阳光暴露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因此成为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绿茶可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因子。前列腺癌的预防至少要从40岁就要开始,亲爱的兄弟们,前列腺癌阻击战,你准备好了吗?

邓刚 2018-12-17阅读量8655

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的联合治疗

病请描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可造成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BPH的治疗主要分为三种,观察等待,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的下尿路症状,并且还没有出现BPH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也是目前BPH的主要治疗方式。 治疗BPH的药物有很多,包括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β3受体激动剂、PDE-5抑制剂以及国内外植物花粉类制剂等。在很多时候,特别是症状较重的BPH患者,单一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还可能因为害怕药物副作用而不敢应用。这时就需要进行药物的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的选择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组合。 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联合治疗的组合。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起效较慢;α受体阻滞剂起效快,可迅速改善排尿困难,但无法减少BPH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两者联合应用,既可以迅速改善症状,又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急性尿潴留等BPH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大且排尿困难较为严重的患者。 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β3受体激动剂: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排尿困难,但对于尿频尿急的改善不明显;M受体阻滞剂/β3受体激动剂可改善尿频尿急症状,但无法改善排尿困难,并且M受体阻滞剂还可能加重排尿困难。两者联合应用后,既可以改善排尿困难,又可以改善尿频尿急,并且也降低了M受体阻滞剂引起急性尿潴留的风险,适用于既有排尿困难症状,又存在较为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的患者。置于选择M受体阻滞剂还是β3受体激动剂,可以参考如下标准:若患者合并青光眼和长期便秘,并且对口干较为敏感,建议选择β3受体激动剂;若患者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对费用较为敏感,建议选择M受体阻滞剂。 M受体阻滞剂联合β3受体激动剂:这类组合较为少见,两种药物均为缓解尿频尿急等储尿期症状的药物,但机制不同,因此可以联合应用,主要适用于顽固性尿频尿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无明显排尿困难的患者。男女均可适用。 α受体阻滞剂联合PDE-5抑制剂:这类组合国内较为少见,两种药物均有松弛前列腺及膀胱平滑肌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与两种药物单一应用相比,联合治疗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排尿障碍,但PDE-5抑制剂费用较高,且未进入国内医保,因此临床应用受限。 其他还有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β3受体激动剂以及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再加M受体阻滞剂/β3受体激动剂三药联合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均较为少见,基本原理已经在上文描述过了,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徐丁 2018-12-08阅读量8096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

病请描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可造成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排尿障碍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急性尿潴留,严重血尿,反复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大大降低了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BPH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 BPH的治疗主要分为三种,观察等待,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的下尿路症状,并且还没有出现BPH相关并发症的患者, 也是目前BPH的主要治疗方式。治疗BPH的药物有很多,下面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α还原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保列治,安福达。主要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缩小前列腺体积,间接改善下尿路症状。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后前列腺体积平均可以缩小10-20%左右,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大的患者。但5-α还原酶抑制剂起效较慢,一般至少服用半年以上才会有效果,所以在治疗时要有耐心,不能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效果就自行停药。5-α还原酶抑制剂副作用较少见,主要包括男性乳房发育和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所以年纪较轻的BPH患者一般不首先推荐5-α还原酶抑制剂。 α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可多华,哈乐,高特灵。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及膀胱的α受体活性,松弛前列腺及膀胱的平滑肌,从而改善排尿。α受体阻滞剂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排尿困难,有时对尿频尿急也会有治疗效果,适用于几乎所有BPH患者,是治疗BPH的基础用药。α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主要是体位性低血压以及非常少见的过敏反应,因此,平时有低血压的患者或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需要谨慎应用。 M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舍尼亭,得妥,卫喜康。主要通过抑制膀胱内的M受体活性,抑制膀胱自发收缩所带来的尿频尿急等症状。适用于无明显排尿困难,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BPH患者,M受体阻滞剂主要的副作用包括口干,眼压升高,便秘,排尿困难等,有青光眼,长期便秘和明显排尿困难或者超声发现残余尿较多的患者需要谨慎应用。卫喜康的对M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较好,因此副作用较其他同类药物小一些。 β3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贝坦利。是今年刚在国内上市的新药。主要通过激动膀胱内的β3受体,主动舒张膀胱,扩大膀胱容量,适用于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BPH患者。β3受体激动剂不会导致排尿困难加重,因此也适用于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无法应用M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但由于是新药上市,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还无法进入医保。β3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及心跳加快,因此禁用于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快房颤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及β3受体激动剂这三类药物也可用于女性的排尿障碍。 PDE-5抑制剂:代表药物万艾可,希爱力。对,你没有看错,这些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同样能够改善排尿。PDE-5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膀胱、前列腺、尿道和血管内的PDE-5,松弛平滑肌,增加膀胱和前列腺的血供,调节神经活性来改善排尿,与α受体阻滞剂联用有协同治疗作用。但遗憾的是,PDE-5抑制剂目前还没有进入医保,且价格不菲,限制了其在国内的使用。 植物花粉类药物:这里指的是国外的药物,代表药物舍尼通,沙巴棕。植物花粉类药物成分复杂,可能通过增加前列腺血供,松弛平滑肌,减轻前列腺炎症来改善排尿,但具体机制不明。目前舍尼通在国内无货,沙巴棕需自费,且价格不菲,因子目前应用较少。 中草药复方制剂:代表药物翁沥通,癃闭舒,前列倍喜等,与植物花粉类制剂类似,成分复杂,具体机制不明,疗效也无法明确。但不同的是,许多药物均已进入医保,因此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

徐丁 2018-12-08阅读量8236

阳气对于男性的重要性

病请描述:【孙大夫名医话】阳气对于男性的重要性毛剑敏  七院男科  今天无论是在大街小巷的广告中,还是朋友间相互调侃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阳虚”的描述,那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谈谈什么是“阳气”,以及“阳虚”会对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阴阳”的概念起源于古代朴素的哲学观,认为人体就像一个磁铁,分为“正负极”,其中“正极”成为“阳”。不仅仅是人,宇宙万物生长成形,均依赖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阴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是人体不生病的基础,一旦出现阴阳失衡,人体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例如:阳盛则身热……阴盛则身寒。阳气就像是天空和太阳一样,自然界如果没有了太阳,整个自然界都会崩溃,如果人体的阳气出现了亏虚,人体就会发生疾病。阳气有六大作用①推动作用: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都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方能维持正常。②温煦作用:人的体温恒定,主要靠气的温煦和调节。③防御作用:气能卫护肌表,防御外邪之入侵。④固摄作用:固摄,就是控制,统摄的意思。⑤气化作用:“气化”,是阳气的功能之一,即体内各种物质的化生和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化生。二是指脏腑的某种功能活动。⑥营养作用:作为物质的“气”,对人体具有营养作用。阳气不足会给男性造成什么后果呢?第一,阳痿:男性性功能的正常,依赖于“阳气”的温煦作用,阳气不足,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耳鸣,重则畏寒肢冷,继而阳痿。第二,早泄:如前所说,阳气有固摄作用,阳气虚,那么固摄的能力同样减退,在性生活过程中表现为,无法自主控制射精时间,造成早泄,往往同时伴有腰膝酸软,夜尿多,性欲减退。第三,遗精:阳气固摄作用减弱,对精液无法涵养,造成滑精频频,往往还会伴随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除此之外,阳气不足还会对精子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不育症的发生: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肾阳虚患者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低于其他男性不育症患者,DNA碎片化程度高于其他男性不育症患者,提示肾阳虚患者和其他不育症患者相比较,其生育力更低。现在90后都开始养生了,养生的本质就是调和阴阳,维持其动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拥有健康的生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科室介绍:男性病科是上海市公立医院专业男科,在科主任孙建明主任医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诊疗男性病为特色。男性病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规培生带教基地,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学是上海浦东新区重点学科2017年男性不育症入选上海市卫计委优势病种建设项目2017年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特色治疗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中医药特色品牌(阳痿病)入选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入选浦东新区“传统型临床示范学科(不育症)”2011年被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授予浦东中医药系统“名科”称号2009年被浦东新区卫生局评为“不育不孕特色专科”科室专病门诊设有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科室治疗特色:主要治疗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异常勃起)、精索静脉曲张、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泌尿生殖道炎症(龟头炎、精囊炎、附睾炎、血精等)、包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等男科疾病科室人才建设:“浦东新区名中医”孙建明主任医师、“上海市杏林新星”1名、“浦东新区中医青年骨干”1名、“七院名中医继承人”1名、“七院启明星”1名,“七院新星”2名学科科教情况:近年来获科研课题15项,主要研究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等。发表SCI、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近五年举办国家级、上海市级、区级等继续教育项目15次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三、四、五上午普通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

孙建明 2018-09-05阅读量1.0万

前列腺增生那些事

病请描述:【孙大夫名医话】前列腺增生那些事 梁国庆  七院男科  今天 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男性中其发病率高达70%,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是随着病理改变而逐渐出现。 前列腺增生的风险主要有: (1)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  由于反复排尿不尽,膀胱内的残余尿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合并糖尿病时)。尤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会引起泌尿系感染,这种感染反复发作,甚至会引发败血症。 (2)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的发生也与尿液的残留有关。残留尿液中的小晶体及其他小颗粒在膀胱内沉积,不能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逐渐增大,进而形成结石。排尿时结石会阻塞尿道内口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并产生排尿中断的症状。 (3)反复血尿  由于前列腺腺体增大后,前列腺表面粘膜的毛细血管出现充血、扩张,当受到膀胱收缩或增大的前列腺牵拉时,这些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血尿。 (4)急性尿潴留  表现为突然不能解出小便,非常痛苦。尤其在感冒、劳累、过量液体摄入、饮酒、性生活、憋尿以后发生。 (5)输尿管和肾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受损)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  前列腺增生患者为了顺利排尿,经常需要“屏气”,膀胱内压力也升高,影响到输尿管、肾脏中尿液向膀胱分泌,尿液返流,久而久之肾功能将受到损害,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较多,后果十分严重。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针对前列腺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措施,包括前列腺电场热疗、前列腺穴位贴敷及前列腺定向透药等,没有任何副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专家介绍 孙建明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男性病科主任 浦东新区名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七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浦东新区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学)带头人 上海市重点专病(阳痿病)带头人 上海市优势病种(男性不育症)建设带头人 浦东新区传统型中医临床示范学科中医不育症专科学科带头人 浦东新区中医不育不孕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 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分会委员 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卫计委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0余篇,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 专业特长:男性和女性不育不孕症、精子质量低下、精液不液化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遗精、精索炎、睾丸疾病、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等。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周二、三、五上午

孙建明 2018-08-28阅读量1.0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的支...

病请描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的支架植入术一例  通讯作者:刘建仁,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脑血管病的药物和介入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建仁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包括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stenting, CAS)[2], 这两种方法都会发生再狭窄[1]。发生再狭窄时,CAS和CEA治疗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法,其安全性和疗效相似,CAS后再狭窄发生率高于CEA,而CEA的切口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CAS [3-4]。在我国,颈动脉支架几乎和国际的发展同步,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在开展颈动脉CAS,每年手术的例数很多都超过100例;而我国颈动脉CEA开展较晚,手术例数很少。2002年2月,我国成立了中美脑中风协作组,这是一个由中美双方的多科专家组成的、主要致力于脑血管疾病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推广的特殊组织。即便如此,7年来仅完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00例[7]。作者对1例颈动脉CEA后再狭窄患者成功进行CAS治疗,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87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9年,再发1于2010年3月3日入本院。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在休息时、坐位均可发生,伴出冷汗,无明显先兆,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持续10min后逐渐清醒,30min后完全恢复正常,恢复后无后遗症,每半年发作1次。此后有多次类似发作,发作时间无明显延长,发作形式类似,发作次数逐渐增加。至1年前每天发作2次,故来我院就诊。查头颅CT,示左枕叶片状低密度灶,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分叉部管腔软斑块形成,管壁钙化斑,管腔重度狭窄,几乎闭塞(图1 A、B)。左侧颈总动脉多发管腔软斑块形成,管腔轻度狭窄。至我院普外科行左侧颈内动脉CEA,术后狭窄明显改善(图1 C、D),症状恢复可,无意识丧失再次发作,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活动受限,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舒降之等药物治疗,住院13天后出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站立位时突然出现头晕,出冷汗,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跌倒在椅子上,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无呕吐,2~3min后患者自行苏醒,醒后患者反应迟钝,问之无应答,约30min后患者完全清醒,醒后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气急,对所发生之事不能回忆。故患者又入我院治疗,查颈部CTA示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局部狭窄,程度较重(图未显示),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高度狭窄(图1 E、F);血常规、急诊生化检测、血凝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另有前列腺增生、双侧甲状腺结节、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和双眼白内障术后等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言语清楚;听力正常;双眼视力粗测正常,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无受限,未见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双侧咽反射对称,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4+级,其余肢体肌力5级,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阴性,双侧深浅感觉无殊,四肢腱反射(++),右巴氏征阳性,左巴氏征阴性;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中,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入院诊断: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左侧颈内动脉剥脱术后再狭窄; 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④肝多发小囊肿, 右肾多发小囊肿; ⑤前列腺增生症; ⑥双侧甲状腺结节; ⑦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⑧双眼白内障术后。     入院后,予以左侧颈动脉CAS。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8F动脉鞘,把125cm造影管内置在8F导引管内,在造影管和导丝的辅助下,把导引导管放置到左侧颈总动脉,造影后进行狭窄段血管的测量,确定好滤器(Angiogard, Cordis公司)、球囊和支架(Precise,Cordis 公司)的型号和尺寸,撤出造影管。导入滤器,然后在滤器的保护下,进行球囊的预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后狭窄消失(图1 G、H)。患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患者反复晕厥的症状消失。A,、B: 颈部CTA显示左侧颈动脉起始部呈线状高度狭窄,且狭窄段较长;C、D: 颈动脉CEA后颈部CTA显示左侧颈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消失;E、F: DSA显示颈动脉CEA 1年后左侧颈动脉又发生高度狭窄;G、H: DSA显示CAS后左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消失。 图1 患者左侧颈动脉术前术后血管造影比较Figure 1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before and after CEA or CAS.A, B Before CEA, cervical CTA showed thread like stenosis of the proximal left carotid artery; C, D After CEA, cervical CTA showe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tenosis of left carotid artery; E, F DSA showed restenosis of left carotid artery one year after CEA; G, H After CAS DSA showed the disappearance of post-CEA restenosis of left carotid artery.2讨 论颈动脉狭窄有两种治疗方法,即CEA和CAS。目前,最新的循证医学已经证明,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前者的颅神经损伤和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高于后者,后者的近期的非致残性卒中的发生率高于前者,而中远期的临床结局相似[2, 5]。CAS的再狭窄率高于CEA[1, 6]。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颈动脉CAS的微创性,大多数患者更倾向于选择CAS。另外,美国AHA资料显示,只有每年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达30例以上的医师开展的CEA手术的效果才比较好。美国有3 000到5 000名医师能够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在我国则很少[7]。CAS已经在我国许多三甲医院得到广泛开展,由于手术例数较多,医师的经验很丰富,手术的安全性很高。我国的CEA手术例数很少,手术尚未成熟,临床医师对之缺乏认识。我们对1例CEA术后再狭窄的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报道,旨在提高对CEA手术以及CEA与CAS这两种手术互补关系的认识。本例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极高,狭窄段较长,导丝可能很难通过狭窄段,即使导丝能够通过,术中斑块脱落造成卒中的风险也很高。因此我们选择CEA治疗。治疗后患者狭窄明显改善,反复晕厥的症状消失。但是1年后,患者又出现头晕的症状,复查颈部CTA显示,颈动脉剥脱术后再狭窄。因为狭窄局限,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能很好处理该病灶,所以我们选择CAS进行治疗。术后患者头晕症状消失。上述两种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CEA不适合于不耐受手术、狭窄部位较高、放疗后颈动脉狭窄、对侧颈动脉闭塞等的患者,而CAS不适合于狭窄程度很高且狭窄长度过长、狭窄部位钙化过于严重、狭窄段弯曲、成角等的患者。所以,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和意愿,进行个体化的选择。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CAS手术后发生再狭窄,可以采用CEA或者CAS进行治疗, 而CEA后发生再狭窄时,也可以用CEA或者CAS进行治疗[4, 8]。 References:[1] Bonati LH, Ederle J, McCabe DJ, et al. Long-term risk of carotid restenosis in patients randomly assigned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r endarterectomy in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udy (CAVATAS):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Neurol, 2009, 8:908-917.[2] Meier P, Knapp G, Tamhane U, et al. Short term and intermediate term comparison of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ing for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 BMJ, 2010, 340:c467.[3] Gurm HS, Yadav JS, Fayad P,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carotid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in high-risk patients【J】.N Engl J Med, 2008, 358:1572-1579.[4] Attigah N, Külkens S, Deyle C, et al. Redo surgery or carotid stenting for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J】. Ann Vasc Surg, 2010, 24:190-195.[5] Ederle J, Bonati LH, Dobson J,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angioplasty or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udy (CAVATAS):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Neurol, 2009, 8:898-907.[6] Eckstein HH, Ringleb P, Allenberg JR, et Al. Results of the Stent-Protected Angioplasty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 (SPACE) study to treat symptomatic stenoses at 2 years: a multinational, prospective,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Neurol, 2008, 7:893-902.[7] 张勤奕,Douglas J.Wirthlin,屈根学,et al.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l:233-234.Zhang QY, Douglas J.Wirthlin, Qu GX, et al. Practise and research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and Vessel Diseases,2009,11:233-234.[8] Zhou W, Lin PH, Bush RL, et al. Management of in-sent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in high-risk patients【J】. J Vasc Surg, 2006, 43:305-312.    

刘建仁 2018-08-04阅读量8256

金重睿医师专题门诊的治疗介绍

病请描述: 男性尿道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从膀胱连通到尿道外口,男性尿道全长16-22cm,管径5-6mm,将尿液排出是其重要作用;男性中还有将精液导出的作用,因此既是重要的排尿通道也是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其中任一部位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均会给患者带来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诊疗技术及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尿道修复专业团队对于这类疾病的诊疗逐步趋向规范化、合理化、精准化。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金重睿我们团队在此方面积累大量经验,诊疗水平高,诊治范围:l  尿道狭窄疾病:创伤导致的前、后尿道狭窄;医源性及感染性等因素导致的尿道狭窄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异常等。男性后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为骨盆骨折引起的尿道损伤。表现为明显的尿道疼痛,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出血及会阴部血肿形成 ,尿液外渗严重者形成尿道与周围组织瘘(如尿道皮肤瘘,尿道直肠瘘等)。严重的病例均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如采用腔内治疗技术,开放手术保留阴茎脚交叉,保护性神经的尿道成形等。包括前列腺手术治疗后的后尿道狭窄。前尿道狭窄:尿道炎症(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性尿道受累)、先天性尿道畸形术后并发症、留置导尿不当、尿道内镜操作(医源性损伤)、骑跨外伤后导致球部尿道狭窄等。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采用最优化的治疗手段恢复尿道的正常功能。在国内率先采用口腔粘膜尿道成形,非离断尿道成形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性功能异常的发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l  尿路感染性病变:男性或女性单纯或复杂性尿道感染性疾病等。尿道内常由不同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感染,也可有淋球菌、结核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霉菌、原虫等感染。造成炎症的原因可由创伤性(包括医原性)、化学性、微生物等。临床表现是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净、排尿不畅、排尿困难等。明确病原菌的诊断,采用合适抗生素或介入性治疗是治疗的关键。l  泌尿道畸形及解剖异常:先天性的尿道下裂、尿道上裂、尿道憩室、尿道旁囊肿、尿道内血管瘤等。尿道是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最多见的部位,其中以男性尿道下裂最多。尿道下裂常合并有阴囊或阴茎畸形,如阴茎弯曲、阴囊阴茎转位等。影响排尿及性交功能,重者均需手术治疗。l  前列腺病变导致尿道排尿功能及尿道结构性异常。前列腺包绕尿道,小腺体对男性产生的生理及性功能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其解剖上的原因造成尿道功能及结构性异常,如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道压迫,尿道受侵犯引起的排尿相关障碍。严重的梗阻可通过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可以进行最先进的激光手术,电切治疗等。前列腺炎性疾病导致的尿道刺激症相关症状,通过相关的药物及理疗进行改善。l  泌尿道结石,尿道出血性病变,尿道内良、恶性肿瘤等造成泌尿道梗阻,对于肾功能及排尿功能产生影响,可以采用药物,理疗或钬激光治疗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泌尿道疾病的功能康复及随访。手术或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是基本治疗的重要部分。通过手术或微创及其他治疗手段改善尿道结构性或解剖性异常。通过康复治疗改善尿道功能性异常。定期合适的尿道扩张,尿道镜检查,尿流率分析来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情况,配合合适的物理治疗,为手术后达到更好的排尿及男性生殖健康的康复提供保障。

金重睿 2018-08-02阅读量5167

前列腺疾病的诊治

病请描述: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形如栗子,底朝上,尖朝下,与膀胱相贴。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前列腺若发生病变,不单纯排尿容易受到影响,另外作为男性生殖器官也受到极大的功能影响,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前列腺炎是青年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发病情况: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在中国,15-60岁男性报告前列腺炎症状的比例为8.4%。慢性前列腺炎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而是以盆部疼痛伴不同程度排尿及性功能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并且认为这种综合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前列腺的炎性或非炎性病变。分为四型: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8%,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根据前列腺按摩液/精液/终尿常规显微镜检结果,再分为ⅢA(炎症性)和ⅢB(非炎症性)2种亚型,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不同的前列腺炎治疗方法不同,Ⅰ型和Ⅱ型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疗为主,ⅢA型:抗生素治疗,ⅢB型: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前列腺按摩、生物反馈治疗、热疗。Ⅳ型:一般无需治疗。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金重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一种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通过病史询问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可以详细了解和评估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直肠指诊可以了解前列腺大小和是否存在前列腺癌。尿常规确定是否有脓尿、血尿、蛋白尿及尿糖等。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PSA)用以判断有无前列腺恶变的可能,当然即使高于正常水平也需要专业医生的具体情况分析。超声检查可以比较明确地了解前列腺形态、大小和测定残余尿量。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减低。对于良性病变的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程度是选择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临床症状轻,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者。药物治疗:临床症状严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者,具体的药物种类很多,也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外科治疗:临床症状非常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金重睿 2018-08-02阅读量5096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对生殖和生...

病请描述:【孙大夫名医话】性传播疾病中的衣原体和支原体董哲  七院男科  今天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临床诊治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具有难检出、假阴性率高、易反复等特点。当检测出支原体、衣原体阳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患了性病,觉得面上无光。但事实上没有必要紧张过度,面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时,需冷静处理,正确全面地认识衣原体和支原体。什么是衣原体和支原体?支原体跟衣原体都是致病微生物。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它存在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衣原体以及兽类衣原体。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以及生殖器支原体等四种。除肺炎支原体外,其它均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是什么表现?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生殖器官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前者可引起性传播疾病在社会上的蔓延,后者女方感染后易引起继发不孕,怀孕后引起胚胎停育,胎儿感染等。男方则会影响精子质量,导致男性不育,临床表现主要为:1.宫颈黏膜炎:常呈无症状感染,有症状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异常,非月经期或性交后出血。体查可发现宫颈充血、水肿、接触性出血、宫颈管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壁黏膜正常:2.盆腔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下腹痛、腰痛、性交痛、阴道异常出血等。体查可出现相应炎性区域可有压痛或肿块等:3.尿道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体查可有尿道口充血红肿,可有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4.直肠炎:一般病情重者,可出现直肠疼痛、便血、腹泻或黏液性分泌物:5.眼结膜炎:出现眼睑肿胀,睑结膜充血及滤泡,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而泌尿系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绒毛膜羊膜炎及早产。如何确诊?采取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做检查。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如何治疗?1、抗生素治疗针对性用药。2、中药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生殖系统感染属于中医“热淋病”的范畴,通过相关的症状进行辩证论治,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预防1、强调生活方式咨询和性健康教育如不能共用卫生洁具、分开清洗衣物等,避免夫妻之间交叉感染:2、可体检筛查,发现早期无症状感染者,提前预防:3、及时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科室介绍:男性病科是上海市公立医院专业男科,在科主任孙建明主任医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诊疗男性病为特色。男性病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规培生带教基地,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学是上海浦东新区重点学科2017年男性不育症入选上海市卫计委优势病种建设项目2017年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特色治疗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中医药特色品牌(阳痿病)入选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入选浦东新区“传统型临床示范学科(不育症)”2011年被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授予浦东中医药系统“名科”称号2009年被浦东新区卫生局评为“不育不孕特色专科”科室专病门诊设有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科室治疗特色:主要治疗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异常勃起)、精索静脉曲张、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泌尿生殖道炎症(龟头炎、精囊炎、附睾炎、血精等)、包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等男科疾病科室人才建设:“浦东新区名中医”孙建明主任医师、“上海市杏林新星”1名、“浦东新区中医青年骨干”1名、“七院名中医继承人”1名、“七院启明星”1名,“七院新星”2名学科科教情况:近年来获科研课题15项,主要研究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等。发表SCI、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近五年举办国家级、上海市级、区级等继续教育项目15次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三、四、五上午普通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

孙建明 2018-08-01阅读量1.3万

如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病请描述: 前列腺癌是欧美男性第二高发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欧洲共同体12个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也仅次于肺癌。在我国,前列腺癌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恶性肿瘤。虽然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但如能早期发现,正规治疗,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并不严重,患者死于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是改善前列腺癌预后的关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张敏光近二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遗憾的是,国人对于癌症等问题的认识水平却远远跟不上对健康的追求。病人在患了癌症之后,往往火急火燎地托关系、找专家,却不知道在癌症治疗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这八个字,远远胜过任何专家手中的手术刀。特别是对于前列腺癌,早期发现并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唯一方法。许多患者在被告知已经患有前列腺癌时,惊讶不已:“我没有什么不舒服,一点症状也没有”,这是因为前列腺癌善于隐蔽,它症状往往并不重,比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没有什么特色,是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因而很难引起患者重视。此外,等到这些症状出现的时候,前列腺癌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了。所以,光靠症状是很难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所幸的是,我们医生有三面“照妖镜”可以帮助患者早早揪出潜伏在前列腺里的坏分子。这三面照妖镜就是直肠指诊(DRE)、经直肠超声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1)直肠指诊。直肠指诊就是医生将戴手套的手指伸入患者直肠,并隔着直肠触摸前列腺的检查。由于前列腺癌会变硬、长硬节,所以医生可以通过手指的触感判断它是否癌变。直肠指诊是最简便的检查方法之一,约15%~4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直肠指诊时可发现异常。但这项检查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不同的医生可能有不同的结论,因而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前列腺癌被触摸到和正常的前列腺并无异常,所以直肠指诊有一定局限性。但如直肠指诊触及坚硬如石的前列腺,前列腺癌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了。(2)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经直肠超声的原理和直肠指诊相似,只不过医生不是用手指,而是用超声仪伸入到患者直肠中,以此来观察前列腺是否有癌变。由于超声仪比手指的触感更客观,所以这个检查可能也比直肠指诊更准确。但是,在超声发现的结节并不都是前列腺癌,其中低回声结节得癌的机率更大。CT、核磁共振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也很有帮助,其中磁共振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超过CT和B超。(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组织中所独有的一种蛋白。前列腺被癌组织破坏后,这种蛋白就会跑到血液中去,所以通过检测血中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水平,我们就能知道是否有癌变。可惜的是,影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因素很多,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急性尿潴留、射精、前列腺活检、膀胱镜检、经尿道手术等均可导致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升高。也就是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也不一定就是前列腺癌。所以在临床上,抽血查PSA最好在肛门指检两周后、膀胱镜检后一月进行。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目前唯一一个比较好的前列腺癌诊断的早期指标。PSA的正常值:40岁以下(含40岁)健康男性≤4μg/L。40岁以上健康男性97%为0~4μg/L,约3%在4.01~l0μg/L;以4μg/L为临界值作前列腺癌的诊断。PSA≤4μg/L时,只有极少、极少的人是前列腺癌。PSA>4μg/L时,要同时结合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的百分比进行判断,fPSA越高,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小,反之,fPSA越低,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常fPSA/TPSA>26%,fPSA/TPSA<15%,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大。在所有fPSA/TPSA<15%的患者中,14%的人是前列腺癌。PSA为4~10μg/L时,约15%的患者为前列腺癌,但,如同时fPSA/TPSA<15%,则56%的患者为前列腺癌。PSA为10~20μg/L时,约50%的人为前列腺癌。 PSA为20~50μg/L时,约90%的人是前列腺癌。PSA>50μg/L时,一般而言,多数已经有转移,不适合根治手术,但不是绝对的。PSA>150μg/L时,除了极少数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以外,即使不用做其他检查,也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前列腺癌晚期,误诊的可能性极小。这三面照妖镜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医生会联合应用这些方法,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必须说明的是,这些检查都存在误差,并不能够完全告诉我们前列腺是否“干净”。特别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异常的病人,存在“虚惊一场”的风险。如果想要确定是否真的有癌变,需要请出一位铁面法官,那就是“前列腺穿刺活检”。(4)前列腺穿刺:发现癌细胞。当医生高度怀疑患者患有前列腺癌时,往往会建议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术。前列腺穿刺一般没有患者想象的那么危险和痛苦。前列腺穿刺常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安全也是有保障的,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

张敏光 2018-07-30阅读量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