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既像遭遇电击,又像在被刀割,还像被撕裂了一样,而且是突发突止。这种疼痛会沿神经支配区进行放射,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的也可达数分钟。这种疼痛的发作,常常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很容易发作,有时候仅仅是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的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因为剧痛,患者在发作时常常用手揉擦面部以求减轻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也有的患者为避免发作,不敢吃饭、洗脸,最终发展到面容憔悴,情绪抑郁。 六种误诊:最易被误诊为牙痛 由于都是发生在面部的疼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常以几种“假面目”出现,从而导致患者“投错医”,医生“断错案”。 1、牙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不少患者甚至将患侧的牙齿全部拔除,也没能缓解疼痛。“但事实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很好区别,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而牙痛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而且,牙痛用X线或CT检查,即可明确。” 2、三叉神经炎 患者通常有炎性感染史,病史短,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如果压迫感染分支的局部,会使疼痛加剧。而三叉神经痛通常每次只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3、中间神经痛 疼痛主要位于一侧外耳道、耳廓及乳突等部位,严重的可向同侧面部、舌外侧、咽部以及枕部放射,因而容易与三叉神经痛混淆。“但其实,中间神经痛通常只是发作性烧灼痛,持续时间往往数小时,短的也有数分钟。而且,中间神经痛局部常伴有带状疱疹,还可能有周围性面瘫、味觉和听觉改变。” 4、蝶腭神经痛 虽然跟三叉神经痛疼痛的部位有些相近,但蝶腭神经痛发作时一般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而且伴有患侧鼻黏膜肿胀,会出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同时,可能会伴有耳鸣、耳聋、流眼泪、畏光及下颌皮肤灼热感和刺痛。而三叉神经痛没有这些症状。 5、偏头痛 虽然偏头痛的疼痛性质也为剧烈头痛,呈搏动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胀痛,也会反复发作,但偏头痛一般是在疲劳、月经、情绪激动时诱发,每次发作前都会有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眼胀等。而且,一般会伴有恶心、呕吐、流眼泪、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 6、舌咽神经痛 疼痛性质也是突然发作、骤然停止,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跟三叉神经痛一样,也是数秒或数十秒,也是似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及电击样的剧烈性疼痛。但跟三叉神经痛不同的是,舌咽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在患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深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深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术前影像学评估 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应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用于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对于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前均建议接受头颅MRI检查。头颅MRI检查虽然可显示三叉神经根周围的血管及其与三叉神经后根之间的解剖关系,但这并不能确定责任血管。
王景 2024-10-22阅读量2091
病请描述:痔疮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调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减少痔疮发作和防止加重: 一、饮食方面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火龙果等)以及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便秘是导致痔疮发作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2.补充足够水分: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一般建议1500-2000毫升。可以白开水为主,也可适当饮用一些淡茶水,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预防便秘。 3.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生姜、大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直肠和肛门部位的血管,加重痔疮症状。 二、生活习惯方面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①定时排便: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排便,例如早餐后半小时或起床后,建立规律的排便生物钟。 ②控制排便时间: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在排便时看书、玩手机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 2.保持肛门清洁: ①便后清洗: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可使用柔软的毛巾或湿纸巾轻轻擦拭。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以免刺激肛门皮肤。 ②勤换内裤:保持内裤清洁,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穿紧身裤。 3.适当运动: ①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会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容易诱发痔疮。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如站立工作者可定时坐下休息,坐着工作者可每隔一小时起身走动几分钟。 ②进行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收缩肛门,持续3-5秒,然后呼气放松,每次进行30-50次,每天可进行2-3组。 三、其他方面 1.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痔疮症状。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2.避免过度用力:在排便、搬运重物等情况下,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 3.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长期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对肛门部位的不良影响。
乔永法 2024-10-22阅读量2003
病请描述:痔疮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调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减少痔疮发作和防止加重: 一、饮食方面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火龙果等)以及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便秘是导致痔疮发作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2.补充足够水分: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一般建议1500-2000毫升。可以白开水为主,也可适当饮用一些淡茶水,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预防便秘。 3.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生姜、大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直肠和肛门部位的血管,加重痔疮症状。 二、生活习惯方面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①定时排便: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排便,例如早餐后半小时或起床后,建立规律的排便生物钟。 ②控制排便时间: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在排便时看书、玩手机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 2.保持肛门清洁: ①便后清洗: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可使用柔软的毛巾或湿纸巾轻轻擦拭。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以免刺激肛门皮肤。 ②勤换内裤:保持内裤清洁,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穿紧身裤。 3.适当运动: ①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会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容易诱发痔疮。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如站立工作者可定时坐下休息,坐着工作者可每隔一小时起身走动几分钟。 ②进行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收缩肛门,持续3-5秒,然后呼气放松,每次进行30-50次,每天可进行2-3组。 三、其他方面 1.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痔疮症状。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2.避免过度用力:在排便、搬运重物等情况下,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 3.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长期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对肛门部位的不良影响。
乔永法 2024-10-22阅读量1895
病请描述:什么是肠造口? 肠造口是指因疾病或损伤后治疗需要,利用手术方法将肠管拉出腹腔、缝合固定在腹壁,从而使得肠内容物安全地经腹壁肠管的开口排出,从而实现粪便的永久性或暂时性转流。 什么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指的是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后,将末端回肠临时固定在右下腹位置,将粪便自造口转流引出的方法。 低位直肠癌术后进行预防性小肠造口必要的吗? 是的,非常必要。低位直肠癌标本切除后,需要重新将近端的结肠和远端的直肠重新连接(医学上称为,结肠直肠吻合)从而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但低位直肠手术中新建的吻合口都比较低低,一般距离齿状线(肛管与直肠交界线)都在3-4cm以内,低位直肠吻合口由于局部血运、肠管蠕动和肠管压力原因,吻合口漏概率较高,约5-10%以上,一旦发生吻合口漏不但会有严重腹腔感染风险,明显延迟患者手术后康复和出院时间,甚至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治疗的正常进程,不仅浪费时间、增加额外痛苦和费用,还存在耽误疾病治疗的风险。另外,尽管已经进行预防性造口的患者仍有出现吻合口愈合不良的风险,但这类患者出现症状性吻合口漏及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因此,外科医师会在经过术中二次评估和严格筛选的患者中进行预防性造口。 预防性回肠造口一般什么时间进行换纳手术? 一般低位直肠手术后3个月为回肠造口还纳的理想时间,过早进行还纳手术可能增加吻合口漏风险。有时,患者因吻合口窦道感染、愈合延迟、治疗需要等,可酌情考虑推迟还纳时间至6个月或以上时间。 造口科普问答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明显不便吗? 不会,只要护理得当,预防性回肠造口并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明显的不便,也不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 平时需要关注预防性小肠造口的哪些问题? 预防性小肠造口一般为小肠液体和部分消化物组成的水样、粥状、糊状的稀便,不成型,由于含有水分和消化酶较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平时需关注: 1.每天造口是否有排气排便、排便的量、颜色、性质; 2.造口本身的情况:粘膜塌陷、回缩、开口狭窄、皮肤粘膜分离、脱垂、旁疝、出血、缝线脱落等情况; 3.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潮红、炎症、糜烂、溃疡、出血、增生、瘙痒等情况; 4.一般情况: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情况。 5.如有不确定问题,可以及时造口门诊就诊,需求专业造口医师的帮助。 我有预防性小肠造口,平时饮食有忌口吗? 小肠造口术后,食物类型方面,没有特别忌口,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优选水分多、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蛋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循序渐进、少量多次饮食、细嚼慢咽,避免避免干燥、粗糙和不好消化的食物类型,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适当活动,维护正常胃肠道消化功能,注意预防便秘、梗阻及腹泻脱水两种极端情况。 一些常见类型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者引起大便形状发生明显改变,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选择性食用。 1.易产气引起腹胀食物: 芦笋、豆类、西兰花、抱子甘蓝、卷心菜、花椰菜、洋葱、豌豆、啤酒、碳酸饮料。 2.不能完全消化食物引起造口梗阻食物: 各种粗纤维食物,比如苹果皮、卷心菜、芹菜、豆芽、蘑菇、椰子、玉米、干果、坚果、菠萝、蔬菜皮等。 3.容易引起大便干燥食物: 手擀面、包子、馒头、米饭、土豆、木薯淀粉等。 4.容易引起腹泻食物: 油炸食品、高糖食品、西梅汁、辛辣食品等。 5.容易引起大便异味的食物: 酒精、芦笋、西兰花、干豆、蛋类、鱼类、大蒜、洋葱、豌豆等。 6.减轻大便异味食物: 番茄汁、酸奶、去脂奶等。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平时穿衣需注意什么问题? 平时穿衣应注意宽松、舒适为主,避免紧身衣、紧身裤压迫造口。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洗澡吗? 手术切口愈合后,小肠造口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沐浴,但建议沐浴前排空造口袋、佩带造口袋沐浴,另外注意造口袋边缘最好使用胶带密封加固,防止漏液。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运动吗? 可以正常运动,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根据体力和爱好合理选择健身方式,避免举重、长跑、搏斗、篮球等可能影响造口稳定性或诱发造口旁疝等类型活动。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旅游吗? 可以旅游,但需要根据体力情况、出行时间、方式、内容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方案,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应提前准备好造口相关用品、旅途中注意饮食原则,避免梗阻或脱水。
傅传刚 2024-09-29阅读量2263
病请描述: 约65%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具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三叉神经痛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剧烈的、闪电样疼痛,反复发作;存在扳机点;相应区域皮肤粗糙,皮肤着色或感觉下降。 三叉神经痛诱因与扳机点 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疼痛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声、光刺激等。三叉神经痛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胡须等处。 三叉神经痛的部位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的部位,均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痛绝大多数(98.9%)为一侧性,少数(1.1%)为双侧性,以一侧第2,3支分布区疼痛最常见,其次为第2或第3支分布区疼痛,单独第1支分布区疼痛患者比较少见。 三叉神经痛的性质 绝大多数患者描述疼痛的性质为难以忍受的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火烧样疼痛,并伴有面部特有的极其痛苦的情感表情。 三叉神经痛持续的时间 绝大多数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为1~5分钟,个别病例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发作间歇期,疼痛可消失,间歇期随病情的进展而缩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重者可每分钟内都有发作,白天发作多,晚上发作少,也可日夜不停发作。 术前影像学评估 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应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用于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对于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前均建议接受头颅MRI检查。头颅MRI检查虽然可显示三叉神经根周围的血管及其与三叉神经后根之间的解剖关系,但这并不能确定责任血管。
王景 2024-09-25阅读量1528
病请描述: 假期,经常有些学生过来看颈脖子(颈部)变黑,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脖子变黑了,用各种方法洗也洗不干净。其实,这是一种病:黑棘皮病,多见于比较胖的小孩,这样的孩子不仅脖子皮肤变黑,还有增厚,粗糙不平,严重的腋下,股内侧,肘窝,腘窝等处也变黑。 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往往胃口好,喜欢肉类,甜品饮料牛奶鸡蛋等,喜欢宵夜,能吃,又不好动,往往有口臭,舌头肥大,苔厚,有咽喉不适,喉中有痰,或咳嗽,喉中有异物感。 这些人抽血检查会发现多数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尿酸,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当然,也有单纯性肥胖,而没有其他异常的,日久也会出现血糖血脂升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就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的蛋白质等饮食进入不容易消化吸收,产生腐败,导致胃肠道炎症,胃肠道菌群明显失调,导致肠道代谢,免疫失衡,才引发系列问题。 黑棘皮病有儿童型,成人型,良性及恶性黑棘皮病之分,良性的多见于儿童,成人黑棘皮病一定要做胃肠镜,小心有胃癌肠癌,肺癌,或胰高血素瘤等,要及时全面检查。即使是儿童型黑棘皮病也有必要检查胃肠镜及粪菌检测,小心胃肠糜烂,息肉等。 其实,无论哪一种黑棘皮病,多半都是饮食管理不到位,胡吃海喝,把肠胃吃坏了,养了一肚子的坏菌,引发后面系列的问题。出现这个情况,要积极的戒断饮食,多吃蔬菜杂粮等,清淡,饥饿一点,一定要瘦下来,瘦下来后脖子变黑的会明显变淡。如果积极补充复合益生菌益生元或做肠菌移植改善胃肠道环境,对于很多代谢性问题包括减肥都有好处。有原发病需要及时检查治疗,不要拖延。
冯爱平 2024-08-06阅读量1556
病请描述: 假期,经常有些学生过来看颈脖子(颈部)变黑,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脖子变黑了,用各种方法洗也洗不干净。其实,这是一种病:黑棘皮病,多见于比较胖的小孩,这样的孩子不仅脖子皮肤变黑,还有增厚,粗糙不平,严重的腋下,股内侧,肘窝,腘窝等处也变黑。 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往往胃口好,喜欢肉类,甜品饮料牛奶鸡蛋等,喜欢宵夜,能吃,又不好动,往往有口臭,舌头肥大,苔厚,有咽喉不适,喉中有痰,或咳嗽,喉中有异物感。 这些人抽血检查会发现多数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尿酸,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当然,也有单纯性肥胖,而没有其他异常的,日久也会出现血糖血脂升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就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的蛋白质等饮食进入不容易消化吸收,产生腐败,导致胃肠道炎症,胃肠道菌群明显失调,导致肠道代谢,免疫失衡,才引发系列问题。 黑棘皮病有儿童型,成人型,良性及恶性黑棘皮病之分,良性的多见于儿童,成人黑棘皮病一定要做胃肠镜,小心有胃癌肠癌,肺癌,或胰高血素瘤等,要及时全面检查。即使是儿童型黑棘皮病也有必要检查胃肠镜及粪菌检测,小心胃肠糜烂,息肉等。 其实,无论哪一种黑棘皮病,多半都是饮食管理不到位,胡吃海喝,把肠胃吃坏了,养了一肚子的坏菌,引发后面系列的问题。出现这个情况,要积极的戒断饮食,多吃蔬菜杂粮等,清淡,饥饿一点,一定要瘦下来,瘦下来后脖子变黑的会明显变淡。如果积极补充复合益生菌益生元或做肠菌移植改善胃肠道环境,对于很多代谢性问题包括减肥都有好处。有原发病需要及时检查治疗,不要拖延。
冯爱平 2024-08-06阅读量1439
病请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现一些表现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比如喝水老是呛着,许多人以为是喝水急了;吃东西老噎着,大部分人是没咀嚼好;晚上出去走路不敢迈开步子,害怕摔跤,不少人也没当回事。但其实,如果您频繁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很有可能提示着您出现了小脑扁桃体下疝。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收治了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他在去年出现了头痛、脖子疼、头晕,还有右侧上肢麻木、无力的症状。今年感觉情况加重,他才去了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了小脑扁桃体下疝,并伴有脊髓空洞症。为了进一步治疗,他从外省来到北京,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听了患者的症状描述并细致地看片子后,询问他是否平时还有喝水爱呛,走路不稳或者走夜路怕摔等其他症状,这时他也惊觉自己很早就出现过这些症状,只是没把它们当成问题,直到出现了明显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才开始关注。 术前影像学资料: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表现经常被忽视! 小脑扁桃体下疝有许多分型,也常常和许多其他疾病伴发,就比如这位患者还出现了脊髓空洞。所以它的症状确实很多,而且许多患者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下面这几种: •吞咽困难、喝水咳呛、声音嘶哑; •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四肢感觉障碍、无力、肌肉萎缩; •枕部和颈部疼痛、僵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这里面有些症状,很多患者都没有注意,以为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其实这时已经是疾病的表现了。而像这位患者合并脊髓空洞,还常表现为温痛觉的丧失、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爪形手、皮肤变得粗糙等,这些症状也需要大家警惕。 那这种情况该怎么治疗呢?效果如何? 这位患者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出现了明显症状,还有脊髓空洞,这时就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了。他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随着时间发展脊髓空洞会越变越大,症状也会越来越重,最后脊髓某处真的全部空了,就会引发瘫痪。 而要阻止这样的发展,尽快挽救我们的功能,就需要尽快处理脊髓空洞问题,而这样的空洞则是由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病因,解决下疝问题。 王主任为这位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微创,通过对小脑扁桃体进行部分切除就解决了下疝问题。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极大缓解,上肢无力等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半年复查,他的各项症状基本消失,片子显示小脑扁桃体不再下移,脊髓空洞也变得非常小,效果很好。 术后影像学资料: 总之,大家一定不要忽略身体上的一些不起眼的小变化,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症状,这种疾病只要发现得早,及时治疗都会得到不错的效果。
王作伟 2024-07-29阅读量1636
病请描述: 新来的20床病人是一位近50岁的李女士。李女士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近6年,反复子宫出血,出血时多时少,多时如自来水向下冲,少时滴滴答答,数天不止。因为这个病,李女士走访了多家医院,看过了多名妇科专家,专家们均诊断为“功血”,不但吃过药,刮过宫,因为大出血,还先后输过3次血……这次又是大出血,血色素50g/L,红细胞1.5×1012/L,医生建议只有把子宫切除,才能将血止住,这是治疗的最后手段。考虑到自己已经50岁了,因为想保留子宫这么多年也吃了不少苦,李女士决定把子宫切掉,于是住进了医院,准备做手术。 因为李女士血糖有些高,就请来了内科内分泌专家来会诊。看到李女士面色苍白、皮肤粗糙、全身浮肿,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却正常等,会诊专家建议化验一下甲功。三天后的化验结果,令所有医生大吃一惊—T3、T4值严重降低,TSH值异常升高,诊断结果竟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接下来,李女士被转往了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经过补充甲状腺素等治疗,李女士出血逐渐减少,不但避免了切除子宫的痛苦,而且全身状态也逐渐好转起来…… 李女士的甲减症状并不典型,如倦怠、少食、少语(相反她十分健谈)、怕冷、便秘等症状均没有,只有浮肿、皮肤粗糙支持甲减诊断,但易与其慢性贫血症状混淆,因此才导致了这么多年的误诊、误治。 功血是妇科的一个非常常见的多发病,但许多病人对其不够重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功血及其鉴别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它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前者占70~80%,见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妇女;后者占20~30%,见于育龄期妇女。 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只有在排除了其它器质性病变后,方能诊断为功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有:1.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如绒毛膜癌等)等;2.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如宫外孕、葡萄胎、流产、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3.宫内节育环或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子宫不规则出血;4.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或亢进、血液病、肝肾功能减退等。5.生殖道损伤。 功血的治疗包括:1.药物: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避孕药、性激素联合用药等。药物治疗是功血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过药物的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等治疗,功血常常能得到较好地控制。2.手术:①诊断性刮宫术,既有迅速止血的作用,也有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多数患者因害怕疼痛而拒绝使用。②子宫内膜切除术,在宫腔镜下使用电凝、热疗、激光等方法使子宫内膜组织凝固或坏死而止血。③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经药物或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临床上很少使用。 功血的防治重点在于诊断,而诊断的重点又在于排除其它疾病。只有在排除了其它病理原因的子宫出血后,方能诊断为功血。因此再一次提醒广大妇女读者:一旦出现功血,切勿轻视或胡乱服药治疗,当务之急是明确诊断,只要诊断明确后方能对症下药。 (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wx公众zhong号:洪岭医生,或抖音:D_linghong789)
洪岭 2024-06-28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从去年发现自己手足变大,口鼻变大,刚开始没太在意,后来还出现了乏力,嗜睡等症状,就到医院去检查,发现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现在我的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何治疗?” 赵天智主任介绍:手术是治疗生长激素垂体瘤的首选方法,目前比较前沿的手术方法是鼻内镜手术——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来切除垂体瘤。一来,这样手术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有利于术中全切肿瘤,保护正常垂体组织,术后效果更好。 生长激素垂体瘤可能使你的“颜值”发生改变,临床典型症状有: “容貌改变”---患者前额隆起,眶嵴、颧骨及下颌明显突出,形成所谓"颌突畸形"。牙缝增宽,下颌牙前突较远,口唇变厚,鼻梁宽而扁平,耳轮变大,面部皮肤粗糙。女性患者外貌似男性,皮肤变黑而粗糙,毛发增多,长胡子。 “手足变形”---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远端呈球形,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鞋袜、手套、需不断的换大号。发生在儿童骨骺闭合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内脏肥大”---如心脏肥大,少数可发展到心力衰竭,不少患者会在心脏科就诊。血管壁增厚,血压增高,有时可发生卒中,其他如肠胃、肝、脾、脑、胸腺均可肥大从而导致相应的症状。 生长激素腺瘤的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CT及MRI等影像学发现,辅以各种内分泌检查等不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一旦确诊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导致的肢端肥大症,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后,使生长激素恢复正常,患者的面容也会逐渐恢复。生长激素垂体瘤导致的容貌及肢体术后还能恢复吗? 绝大多数患者都很关心容貌及肢体变化问题,但是答案是依病种而定。如果是肢端肥大症患者,手术后身体的软组织会有所改善,但是骨头缩不回去,面容会遗留一些问题。 另外,对于由垂体瘤导致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手术切除肿瘤之后,病情能够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具体改善到什么程度跟患者垂体功能的受损程度有关。最重要的还是早期发现,越早发现,受损的程度就越低,恢复的几率就越大。
赵天智 2024-06-25阅读量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