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脉数 > 内容

脉数内容

苏州男科中医专家系列讲堂(8...

病请描述:     郑先生,32岁,江苏张家港人。主诉:右侧附睾疼痛1年,加重1周,服用抗生素无效,于是来我处尝试中医治疗。    初诊,郑先生双侧附睾隐痛,腹股沟不适,头晕耳鸣,胸胁胀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辩证属于湿热血瘀型慢性附睾炎,于是我为他开了清利湿热,活血通络的方子治疗。    二诊,郑先生告诉我,服药后附睾压痛明显减轻,阴囊潮湿减轻,于是我在原方的基础上稍作加减,让他服用14剂。    三诊,郑先生自诉疼痛未发作,阴囊潮湿消失,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效不更方,于是我让他按上方继续服用14剂,以固其效。    以此病例想要告诉所有患者,中医治疗附睾炎讲究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开方用药,更加的精准,不单以杀菌为目的,而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来起到一些杀菌消炎的作用,长期治疗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这是中医的优势。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附睾炎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4-01-18阅读量1645

胃癌的中医治疗

病请描述:患者王某,女,75岁,因“胃癌确诊3年余”就诊。2020年9月发现胃癌,行1/4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窦溃疡中分化腺癌,部分粘液癌T4N1MO,化疗8次,末次化疗时间为2022年6月。 2023.10.18患者上腹胀,感燥热、口干,双下肢稍水肿,皮肤干燥瘙痒。胃纳、夜寐可,二便如常。舌苔白腻,边有瘀点,脉数。 2023.11.01患者胃脘部不适较前好转,燥热口感明显好转,双下肢因劳累稍肿,下午尤甚。舌苔白腻,边有瘀点,双寸脉浮数。 2023.11.29患者胃脘不适较前好转,无乏力,发热好转,口干明显好转,胃纳、夜寐可,二便正常。双下肢稍肿较前好转,皮肤瘙痒好转。舌苔稍白腻,边有瘀点,脉数。 10.18与11.29舌诊对比: 按语: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胃癌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胃癌治疗应注重早发现、早治疗和术后养护。 患者中医诊断为:“胃癌湿困夹瘀型”,西医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方药以山药、茯苓等健脾化湿,有效缓解腹胀、苔腻症状;以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消减水肿症状;以熟地补血滋阴润燥,缓解皮肤干燥瘙痒、自感发热等症状。 中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四时气篇》:“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不利》中提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随着认识与实践的积累,治疗有一定突破,《景岳全书》中载:“治反胃之法……必宜以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中医学有丰富的胃癌治疗经验,除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等疗法,在改善症状和防止复发方面均发挥良效。

付晓伶 2024-01-08阅读量1987

得了附睾炎怎么办?来看看中医...

病请描述:    什么是慢性附睾炎?慢性附睾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会感觉到阴囊疼痛,有坠胀感以及疼痛会蔓延至下腹部,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慢性附睾炎要怎么治疗,不妨尝试中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将慢性附睾炎分为三种类型,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1、湿热蕴结型     表现:患者常见附睾肿胀疼痛,局部压痛,心烦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宜清热利湿。     2、寒滞肝脉型     表现:患者常见附睾硬结,隐隐作痛,阴囊下坠感,会阴部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滑。     治疗:宜疏肝理气,温经散结。     3、瘀血内阻型     表现:患者常见附睾硬结,局部压痛,小腹胀坠或刺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疗:宜活血祛瘀、软坚散结。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附睾炎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10-20阅读量1651

治疗心血管疾病,原来已经有了...

病请描述:14亿人口的中国,有3.3亿人患心血管疾病!!!这是2021年的数字,出处是《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而统计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因为这种病的致死率高居榜首。如此高发的病,不仅时刻威胁中老年人,甚至对年轻一代也有很大压力。去年9月,波士顿科学发布《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中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关注度上,18-24岁人群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最高。不难看出,作为“杀手级”的心血管疾病,正在蔓延至全年龄,而相关的病理和药理科普,以前都是家中“四老”专注的话题,现在“下沉”了。通常认为,心血管病是西医的擅长,但要说中医治疗这种疾病,其实也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了,相比阿司匹 林药剂,支架、搭桥手术来说,中医药的传统方剂也在不断和现代科学结合,并在临床实践中,一再显现优势。1、 检测通常医生都会通过问诊、化验、CT等多种监测手段,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民间也有更“土”的判断方法,比如一个人每天大鱼大肉油水满腹,不锻炼还吃完就睡,这人和心血管疾病的距离,显然会更近。通过医学检测,判断血管内杂质的沉积量,甚至血管堵了多少,堵到什么程度,乃至斑块的软硬度都可以做出极为精准的判断。医生往往会根据结果,来判断后续的治疗方案,服哪种药剂,是否需要手术,比如需要搭桥的,就鼓励病人去搭桥放支架,甚至来个心脏移植……这些方式对心血管疾病大多有效,就是听起来有些“激进”,虽然如搭桥这样的手术已然非常成熟,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接受“开刀”和昂贵的费用——况且,放一个支架在血管,意味着以后不能做核磁,而支架也是有年限,无法一劳永逸。中医在这方面则要柔和很多。大部分的中医医师,也会采纳西医的检测结果,甚至在治疗上亦会动用手术。但在用药上,则普遍采取中药,中药的作用比较温和长远,综合效应突出,仅此一点,就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2、结合古老的中医,是如何在当今顽疾心血管疾病上发挥作用?其实,中西医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这里简单科普一下下。正常情况下,血液提供氧气和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中含有葡萄 糖、脂肪酸,这两种物质经过循环和传递,最终生成了ATP。ATP可以理解为体内的能量系统,它将几种蛋白进行组合,形成了F-actin,F-actin执行心肌的舒缩功能,从而确保了心脏的跳动,保持血液运行,中医称此为“气行血”。F-actin的“职权”很大,不仅要确保了心脏的跳动,还要防止血管内血浆成分的漏出,中医称此为“气固摄”。刚才说了,血液提供氧气,ATP提供能量。当血管狭窄或堵塞等原因造成血缺氧时,ATP合成就相应会减少,此时心脏跳动失去能量,执行心肌舒缩功能的F-actin就脱落成单一的G-actin,这一个字母之差,直接导致心肌舒缩能力降低,中医说:此属“气虚不行血”。而由此导致的血管内血浆成分的漏出,属“气虚不固摄”。在中医理论中,心血管疾病为: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开方明白了中医原理,对症下药。要知道,古老的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这与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系统的认识不谋而合。比如芪参益气滴 丸其研发和制造,体现了中医药应对心血管病的价值。中医药研究人员,从数百种药材中选取了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等药食同源的上等中药材,在“复方丹参”的基础上研发出“芪参益气滴丸”,并于2003年获批上市——这支团队的核心,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芪参益气滴丸,单纯从名字看,是一味中药制剂,但其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有完善的西医理论基础。简单地说,通过服用该药,负责能量的ATP可恢复正常水平,从而改善能量代谢途径,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芪参益气滴 丸含有的多成分综合地发挥了补气活血作用,可明显改善“气虚不行血”和“气虚不固摄”的状态,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高血 压心肌肥厚导致的心气虚症状。为何要使用黄芪?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能抑制心肌ATP的低表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至于丹参,张伯礼院士在一档中医药访谈节目中说: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就是说丹参这一味药,拥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这四种药材的特性,几千年以来,都被用于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而丹参提取物可改善血液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甙,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活血及保护血管;降香气香辛散,温通行滞,为佐使药,它能促进药物的吸收。诸药合用,“芪参益气滴丸”最终功效是益气活血、利水消肿、通络止痛之功,使气血得以运行正常,诸证自愈——临床试验表明,芪参益气滴丸可使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BNP 水平降低;对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衰,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能够降低梗死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4、制药药方对齐理论,制药是关键。以上文所提到的芪参益气滴丸为例,以现代科技提取四味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后精制而成的滴丸制剂,是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制剂技术结合的结晶。但实际上,把传统中药做成“滴丸”并不简单。据天士力介绍,滴丸剂在西药里面用的很少,它是在80度的高温中,把中药的组分和药用辅料融化,分散均匀,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起效快,到达体内5分钟左右就迅速的融化,活性成分就分离出来;而且质量稳定,其网格状的结构可以避免中药组分之间的相互迁移和转化,也避免空气氧化和环境影响;最重要的是,滴丸使用方便,其体积很小,使用时甚至不需要水。如果说滴丸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那原材料的获取则充满了古典中草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际上整个生产过程,从药材的种植到提取到制剂,再到临床使用的全产业链中,天士力布局了200个数据采集点,一批生产下来形成了20万大数据,这些大数据用于产品的质量管理,形成了质量数字化的智慧生态体系。据天士力介绍,天士力近年来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融合驱动发展,倡导“数智中药”新概念,以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密码,以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推动创新中药研发变革,解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科学内涵,同时打造以“质量数字化”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系统,从而实现中药研发、生产、应用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健康长寿与幸福快乐,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议题,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承载着巨大的能量与使命,我们深信,数智科技正在改变世界。

微医药 2023-09-25阅读量3679

苏州看男科的中医专家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黄先生,27岁,常熟人。主诉:同房困难1年余。患者4年前患慢性前列腺炎,开始尿频、尿急、尿痛,经治疗后缓解,但经常复发,时轻时重,近1年多来阴茎勃起不坚,同房困难,于是前段时间挂了我苏州国医堂的门诊号。     初诊,黄先生完全不能同房,受性刺激后虽然有时可以勃起,但是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插入,尿频尿急,小便灼热,尿道滴白,小腹胀痛,情绪抑郁,腰脊酸痛,舌红苔黄,脉弦略数。辨证属于肝经湿热、肾气亏虚,于是我为他开了清热利湿、兼补肾气的方子治疗。     二诊,黄先生告知服药后腰脊酸痛少腹胀痛、小便灼热、尿频尿急、尿道滴白等症大减,心情舒畅,勃起硬度增加,唯独感觉大便略稀。于是我在原方的基础上稍作加减,让他服用14剂。     三诊,黄先生告知症状基本消失,勃起硬度显著增加,同房2次均获成功。于是我叮嘱他再服用后14剂,防治复发。     以此病例想要告诉所有患者,中医治疗男性阳痿,可以通过疏肝、补肾、活血、清热利湿等方式,全方位的调整患者的状态,中医的优势是整体观念,全方位的去干预和改善勃起功能障碍。它作用的靶点多,治疗的层次也多,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的勃起功能,还能改善了患者的性欲、精力、体力、睡眠等问题。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阳痿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8-29阅读量969

苏州看阳痿早泄的中医专家系列...

病请描述:    苏州哪家医院治疗阳痿好?这是让很多男性朋友头痛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加大,阳痿患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严重地影响着男性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所以如果发现,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阳痿该怎样治疗呢,来看看中医的辩证分型治疗吧。     阳痿的中医辨证分型     1.命门火衰型     表现:患者常见于老年,性欲冷淡,阳事不举,精薄清冷,面色咣白,畏寒怯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昏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宜温补命门。     2.肾阴亏损型     表现:患者常见性欲淡漠,阳痿难举,火旺者可性欲旺盛,但举而不足,时间短暂,欲后汗多心悸,口渴喜饮,腰膝酸软,足跟疼痛,溲黄便干,脉细带数,舌红苔少,或有剥苔、龟裂等。     治疗:宜滋补肾阴。     3.瘀阻络脉型     表现:患者常见阳举微弱,甚至无勃起,舌质紫喑或有瘀点,脉涩不利。     治疗:宜活血化瘀。     4.湿热下注型     表现:患者常见阴茎痿软,阴囊潮湿或痒痛,躁臭,睾丸胀痛,或有血精,尿黄混浊,尿后余沥,或尿有臊气,身体困倦,口中干粘,舌质红,苔黄腻,脉来濡数。     治疗:宜清利湿热。     自我介绍:     苏州哪家医院治疗阳痿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8-14阅读量1299

苏州治男科的专家系列讲堂(2...

病请描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男性朋友出现了早泄的症状,不仅打击了男性的自信心,更影响了夫妻生活。那么得了早泄怎么办?早泄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就讲一下中医治疗早泄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男性早泄     1、湿热下注型     表现:性欲如常或亢进,精液绸厚,口苦口黏,小便黄赤、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则:清泻肝经湿热。     2、肝气郁结型     表现:性欲低下或如常,情志不畅、忧郁烦闷,少腹胀满或会阴睾丸胀痛,脉弦、舌质紫暗。     治则:舒肝解郁、理气止泄。     3、肾阴虚亏型     表现:性欲亢进,精液量少、稠厚,前列腺液常不易取出,耳聋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尿黄、便干,舌红,少苔、少律,脉细数。     治则:滋补肾阴、泻火固泄。     4、肾气不固型     表现:性欲淡漠,精液较清稀,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夜尿频多,或遗精,舌质淡或暗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满。     治则:滋阴补肾,益肾固涩。     5、心脾两虚型     表现:性欲减退,射精过快,形体消瘦,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健忘多梦,乏力倦怠,食少纳呆,便溏泄泻,舌质淡,脉细弱。     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早泄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7-19阅读量1565

得了前列腺炎怎么办?中医辩证...

病请描述:前列腺炎是男性中比较常的疾病,严重危害男性的身体健康,也是影响男性性功能障碍及生育的重要原因。那么苏州哪家医院治疗前列腺炎好?其实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是比较有效果的,中医把前列腺炎分为五种证型,具体来看看吧。 中医对前列腺炎的五种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型: 表现:患者常见小便淋涩赤痛,且少腹拘急,同时会阴部也有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宜清热利湿 2、气滞血瘀型: 表现:患者常见小便涩滞,会阴以及小腹部位伴随坠胀痛感,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 治疗: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3、阴虚火旺型: 表现:患者常见尿道口有白浊,会阴部位感觉坠胀,而且伴随腰膝酸软,失眠、焦虑、乏力、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宜滋肝肾,柔肝清热 4、肾阳衰疲型: 表现:患者常见小便中有精液,怕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 治疗:宜温肾壮阳 5、 脾虚湿盛型: 表现:患者常见小便流浊液,面色苍白不华,肢体困倦,不想饮食,舌淡苔白,脉虚。 治疗:宜健脾利湿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前列腺炎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5-25阅读量1683

开四关

病请描述:“四关”之名,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其文说:“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这里的“四关”主要是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没有具体指何穴。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出:“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首次提出“开四关”之名,原义是指治疗寒热痹痛性病证时当针刺肘膝以下的腧穴。 《针灸大成》:“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认为“四关”可谓对穴,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协同作用较强。 那么“开四关”有怎样的神奇呢?罗辰道长在本文中提出一切气病首先需要“开四关”。 什么是四关? 四关,即合谷与太冲,左右共四穴,合称四关。首先,让我们侧方向上举起上肢,横分开双腿,站立。这样的姿态更便于分析四关。 关者何?是门户,是关卡,是一个通行的地方。什么东西在这个关卡通过呢?我想应该是气吧。也就是说,关首先是气之关,是气之门户。四者,四肢,居于人体的四个侧位: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正位是上下左右,上者,头顶天,上焦心肺,通天气;下者,中下焦,通地气;左者,肝胆少阳左升,右者,肺胃大肠阳明右降。) 我们来详细地分析这四个穴位的功用,或对于人体气机运动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或对这四个穴位有更明确的认识合谷属大肠经,属阳明,我们再看合谷所属的大肠经的属性,属金,即此穴为阳明燥金,以降为顺。合谷位于上肢的末端,上举及天,居于天位,本穴又处于阳经。其所禀者,天气之降也,从天气而下降于地。 太冲属肝经,属厥阴,其所属肝经属木,即此穴为厥阴风木,以升为顺。太冲位于下肢的末端,下踏于地,居于地位,本穴又处于阴经。其所禀者,气之气也,从地气而上升于天。 观人体诸经,阳经下行,阴经上行。皆禀天气地气而或降或升,循行于自然天地之中。合谷之气在阳,禀天气自然下降;太冲之气在阴,禀地气自然上升。这就是天地阴阳,是自然之道。合于自然则长全,天地已经给了我们可以长全的物质基础了。我们如果善加利用,岂不是可以呼吸于天地之间了嘛。 人身有左右,即阴阳之道路也。厥阴居左,禀气之升;阳明居右,禀气之降。四关正好适合了厥阴与阳明的升降属性,主我们机体的左升右降。 中药里有柴胡法,那是讲的左路的升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众多的柴胡剂,都是调理的这个左升的问题;中药里还有承气法,有白虎法,那是讲的右路的降的问题,都是调理的这个右降的问题。也就是说,左升右降,就是一个左与右的平衡与协调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我们的气机就能左右升降了,气不通的病自然就没有了。气不通会生什么病呢?百病皆生于气。气在经络里运行,气不通则痛,气通则不痛。因此,这个气机的通畅是治疗百病的首要问题。 人体是一个上下站立的机体,我们与其他动物不同,它们更多地禀于地气,因此,是横着长的。只有人才是上下的。我们禀地气,但也禀天气。我们能成为健康的人,必需把天气与地气协调起来。这个协调的工作,就是要使地气上升,使天气下降。在六经里面就落实到了厥阴与阳明这两位的头上了。厥阴与阳明协调好了,天气自然地下降,地气自然地上升,上下气机通畅了,百病也就好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关是不是非常地重要。大家认为如何? 不仅仅是气机的上下。四关还关乎于阴与阳的上下问题。合谷属阳而功在下降,太冲属阴而功在上升。开四关可以交通上下阴阳,使天地泰。从这个意义上去讲,在阴阳功能上还有交通作用。 因此,可以说,四关穴即人体在四侧位上的远心端的四个关卡。这个关卡关于气机的升降,对于阴阳的平秘,对于协调人体的“天与地”升降至关重要。 或问曰:四关穴既然内含左右升降之理,临床上是不是也能产生了不起的功效呢?我的问答是肯定的。四关穴的作用非常地大,几乎可以治疗任何气机不畅之病。 四关穴的临床效果 我在临床上一般应用四关穴于以下几种情况: 1、各种痛症 气不通则痛。人身任何地方的气机不畅,开四关都是最佳的整体治疗方法。《标幽赋》有句话:“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就是说,这四个穴位把天地上下给通畅了,身体各种痛症自然有减轻,更别说手脚不利、关节风湿疼痛了,甚至于象癌性疼痛也都有很多的效果。而且,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目眩,四关清降血压,引相火下行而能产生卓越的止痛效果。 2、各种精神疾患 人为什么会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也就是神的问题。我认为就是一个天与地,阴与阳的气机上下的问题。或阳不下降,或阴降太过,导致实阳上越,或者虚阳上扰则神不守舍,就会导致精神方面的病症,这是一个地天否的问题。如果能使阳下潜而交于阴,阴上升以合于阳,自然阴平阳秘,何神志病之有?四关交通上下,即是交能阴阳。阳为上,阴为下。使阴阳上下通畅,则阳下交于阴,阴上合于天。天地阴阳交合,天地泰,自然神安。所以,象癫痫,象精神分裂症,象精神不集中等等神志病患,都可使神志自然地安定下来。 3、失眠 什么是失眠?阳气处于阴之上,我们人就是清醒状态,行使阳的功能,为阴之使。睡着了,就是阳气居于阴之下了,这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阳在阴之内将养,是为了下一个生命周期(即明天)阳的自然的释放。这就是阴与阳的协调平衡,也就是健康状态。 失眠就是阳不居于阴之下了。阳一直处于阴之上,处于释放状态。那阳什么时候休息呢?如果阳的休息不好,自然其释放也不好,人就处于困乏没有精神的状态。这就是失眠。 四关可以潜阳于阴,提阴于阳,使阴阳平衡。对于各种烦躁,易于上火,易发脾气等病症,也是这个机理,也可以应用四关穴。这样就把四关扩大到了治疗亚健康上来了。呵呵。这个作用就太大,太广了。 4、郁证 这种病现代比较多见,不但是中国,欧洲也多的是。插个题外话,我发现在国内我摸的脉沉的多,所以,用补阳法比较多,我因此多用附子辈,在欧洲反而是弦脉多,用药多是逍遥、柴胡疏肝辈。大概欧洲人更有压力吧。呵呵,这说明我们的国人还是比较幸福呀。 郁证,《医经溯洄集》中有“郁者,滞而不通之义。”其病机在于气机郁滞不通。《丹溪心法》讲的比较透彻:“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阳禀天气,以降为顺,阴禀地气,以升为顺。或阳郁而不能伸,不能降,居于阴之内,阴反出于阳之外,阳之上;或阴郁而不得升,不得上,不得伸,胶着于机体某处,阴阳不能自协调,出现精神抑郁,漠漠不欲识人、情绪不宁、易怒善哭、失眠等症。 中医有六郁之说,包括气血痰火湿食等,其治皆在调整阴阳平衡。四关其穴正对其证,可以伸张阳气,上提阴气,平衡阴阳,以使阳道自降,阴道自升,左升右降气机通畅了,何郁之有?!临床发现,用四关治疗抑郁,效果明显。针入后,病人很快就感觉心中非常平静,气机顺畅。这是阴阳自相协调的表现。 以上四种病症,主要是从气机阴阳上下升降之理进行分析。其实,只要掌握了这个道理,四关的治疗范围非常地广泛,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与气机失畅、与阴阳失调等相关的病证。这个道理,简而言之,曰:左升右降而已。 四关在临床上如何应用补泻呢? 天气易降,当补合谷,以促阳明阳气之降,以轻刺激,补法;地气易升,当泻太冲,以提厥阴地气之升,以重刺激,泻法。 我们谈到了四关的左升右降,其实结合的是洛书的理论。也许有人会问,你讲了这么多阳明与厥阴的左升右降的道理,好象是符合了洛书其理,但合于术数者何? 这个问题其实正揭示了四关穴协调人身气机左升右降的本质。让我们复习一下洛书的原文“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木的生数是三,成数是八;金的生数是四,成数是九。生数是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数,也就是说,生成主事物之发展;成数自然就主事物的收获。木气(厥阴风木)要以三数以促进其发展,也就是促进其地气上升;金气(阳明燥金)要以四数以促进其发展,也就是促进其天气下降。当然,木气收获了,就要用八数以暗合木之数;金气收获了,就要用九数以暗合金之数。术数的道理非常深奥,这里只言其简。 明白了生数与成数,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再来看四关。是不是太冲禀地气,应该有三之数,合谷禀天气,应该有四之数,这样才算是合于术数之理了吧。 我们看四关的实际之数呢?太冲正好是肝经三号穴,而合谷正好是大肠经四号穴!!!术数之巧,神鬼莫测,虽腧穴亦不能离其理。此之谓也。 有了这个四关合于术数的基础,在大家心目中,四关穴的理论与临床应用是不是应该再上一层台阶呢? 临床应用四关穴的体会 以上所论,是四关穴的大略。如果从临床来思考,其理甚深,其义甚妙。上论医理尚未能尽述其用,故再补充我临床应用四关穴的些许体会: 一般来说,四关是调整左右气机升降平衡的。因此,大凡是左升右降不正常了,都可以四关治疗。比如,只要是脉显弦象,皆为左升之滞,可以先开四关。再如脉寸紧尺弱,皆为左升太过而右降不及,亦是四关的适应证。更如,左右脉或一大或一小,左右之脉不和者,皆为左右气机不畅所致,尽可开四关而后已。 取四关当在取他穴之前。也就是说,先把上下左右的气机调畅,再思其他治疗思路。抑郁证、失眠证、心烦喜怒、高血压等等病症,一般都可先取四关调气。针后即可再摸脉,则脉多较针前显平和。对于四关的适应证,几乎每个病家都可马上取得相当的疗效。 开四关不必先针合谷,后针太冲,甚至于可以先下后上,或者先左合谷,再后太冲。皆需根据病证而针,不要执着于死法。因为穴为四个,稍显多了些。如果还要配合他穴,则此四穴有时也不必全取。取上下两穴亦是四关之意,全在医者意也。 余认为四关穴要活学活用。四关即可单独运用,又可与它穴配合运用,一主气分,一主血分,气血变化运用,则以辨证为准则。因此说,四关仅仅是左右上下的四个关卡,不可能包治百病。因此,四关之义理掌握即是,不需滥用。但若有适应证,不用实在可惜。 四关取效,多可由脉而定。脉当针入即变,如果针后脉未见明显变化,则或邪甚,或邪在血分,或正弱,则需因证而增加其他治疗思路。不必死执。 或问曰:补合谷可解,为何要泻太溪以促进地气之降? 答:此处补泻是关键。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补法,即从外向内,应天气而下降。泻法,即从内向外,应地气而上升。引天之气而入经络谓之补,引地之气从行于外谓之泻。此之谓补泻。非九六迎随之法。

马彩毓 2023-04-27阅读量3465

近期学习感悟

病请描述:一、“病证结合” “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将病因、病理、病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做到辨证论治。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 一位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其病因主要为湿热蕴肝,病证表现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在诊断过程中,我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辨证施治。治疗上,选用柴胡、黄芩、丹皮等清肝泻火、疏肝理气的中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如果仅从病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忽略患者的证候特点,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只有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多位中医专家均重视西医分期分阶段治疗。我们治疗肝癌病人也应同样重视“癥瘕”的分期。初期、中期、末期所考虑的扶正祛邪治疗会有所不同。导师刘平教授对于同是肿瘤晚期的患者,如果患者年老体弱,用药更多的是注重扶正、兼顾胃气,“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二、“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这段话的提示一是怀孕妇女用药宜谨慎,但若病情需要,但用无妨,药由病当,一般对孕妇和胎儿不会引起伤害;二是用药必须与病相当,中病即止,不可过用,药过病所,反伤正气。 回想我在今年1月医院新冠肺炎病房时,一位70岁肺炎患者出现大便干结、腹胀腹痛症状,矢气后腹胀则舒,予以开塞露、乳果糖效果欠佳,故我建议患者尝试中药,患者一开始拒绝,但多天使用西药仍旧效果欠佳,再次建议患者中药治疗,患者允。观其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但患者同时有心律失常、快房颤,形体消瘦。考虑“有是证用是药”,我采用了小承气汤化裁,方药为大黄、厚朴、枳实、枳壳、青皮、陈皮、三棱、木香、香附、槟榔、火麻仁,2剂。患者药后第2天症情明显缓解,主动要求继续服用中药。这提示在治病过程中,只要把握好病因,对症下药,便可以解决主要问题。 三、“药不贵繁,唯取其效” 《医学传心录》:“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意味着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要讲求用药的妙处,重在选用适当的药物,而不是使用大量或者昂贵的药物。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医在治病过程中的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在中医治疗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关键在于正确地掌握药性、药用和配伍。小方子,药味少,药的剂量就非常关键,剂量变化起到的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如果药味过多,药物作用反而被稀释,病人感受就不明显。我们在治疗肝病病人时,用药也要注意合理的配伍,强调药物之间的主从关系,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佳状态。

蒋式骊 2023-03-31阅读量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