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牙疼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本质过敏等。牙疼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了解如何有效处理牙疼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牙疼处理方法,帮助您缓解牙疼,恢复口腔健康。 一、家庭应急处理 1、盐水漱口 取一小勺食盐倒入小半杯温开水中搅拌至完全融化,冷却后用来漱口。盐水具有消毒作用,能够减轻口腔炎症和疼痛。 2、冷敷或热敷 如果牙疼对过热或过冷不敏感,可以尝试用热毛巾热敷牙疼部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如果牙疼对温度敏感,则可以使用冰袋冷敷,每次约20分钟,有助于减轻炎症和麻痹神经。 3、药物缓解 在药师指导下,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洛芬待因等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根治病因。 4、生姜或花椒 切一小片生姜咬在痛处,或将一粒花椒放在龋洞上,这些自然疗法有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二、专业治疗 1、就诊牙医 牙疼持续或加剧时,应及时就医。牙医会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填充牙齿、根管治疗、拔牙等。 2、根管治疗 对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引起的牙疼,根管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感染物质,填充根管,可以保存严重损坏的牙齿。 3、拔牙 当牙齿严重腐烂无法修复时,拔牙是必要的。拔牙后,可以使用义齿修复缺失牙齿,恢复口腔功能。 4、牙周治疗 对于牙周炎引起的牙疼,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洁牙、刮治等,以控制炎症,防止进一步发展。 三、日常预防 1、口腔清洁 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牙疼的关键。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清洁牙缝和口腔。 2、合理饮食 避免过多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刺激。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牙齿健康。 3、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4、戒除不良习惯 戒除单侧咀嚼、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 四、注意事项 1、牙疼时避免使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料,以减少对牙齿的刺激。 2、不要随意使用偏方或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以免加重病情。 3、牙疼持续或加剧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内容仅供参考,口腔牙齿出现问题请及时就医处理)
章宁波 2024-10-22阅读量1919
病请描述:1、冠心病是老年病?冠心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发病急、程度严重,心源性猝死者多见。原因是中青年人血管内斑块进展快且不稳定,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血管被堵死,立即引发急性大面积心肌坏死。由于发病急,没有建立侧支循环,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2、冠心病还有不典型症状?冠心病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心绞痛,就像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然而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1.以为自己得了反流性食道炎,一直诊治却不见好转;2.牙疼,却找不到原因;3.上腹隐隐作痛,怀疑自己得了胆囊炎,然而久治不愈;4.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当以上症状出现时,冠心病患者朋友们绝不可掉以轻心,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于莹 2023-08-15阅读量1619
病请描述: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到: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常见慢病的那些事。 一、高血压 1、高血压没有症状可以不用管? 高血压在早期,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出现症状(尤其是年轻患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此时如果能尽早改变生活习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甚至可以不用药物治疗。 因为一旦出现各种症状就很难再进行控制,则很可能错过了控制高血压的最佳时机。 高血压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佳,会损害全身大小血管、心、脑、肾等多处器官,甚至导致心梗、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越早开始规范的控制或药物治疗获益越大。 2、清晨高血压患者如何“削峰”? 清晨作为一天内血压水平最高的时间段,也是心梗、脑梗等致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时段。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清晨阶段“心梗”的发生概率要比其它时间高3倍;“脑梗”要比其它时间高4倍。所以,我们常说清晨高血压是促进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长期有效地控制清晨高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相比短效降压药,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才能保证24小时平稳降压,持续将血压“压制”在理想水平,使高血压患者平安度过“晨峰”危险时段。 二、糖尿病 1、糖尿病是怎么伤肾的? 肾脏是身体的过滤工厂。当血液在肾脏内部的血管中流动,代谢废物会被滤除,成为尿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中有用的物质则依旧保留在血液中,保证机体正常运转。 可是,糖尿病会破坏这种稳定的过滤系统。 血糖升高会迫使肾脏要滤除过多的血液,增加肾脏的负担。慢慢地,这个过滤系统就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开始渗漏,血液中一小部分有用的蛋白质被滤到了尿液中,一些无用的物质却被留了下来。 尿液中含有少量蛋白质被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这时候仅仅是肾病早期。病情进展到一定时期,肾脏的过滤功能严重受损,尿液中蛋白质不断增多,大量代谢废物在血液中积累,很容易导致肾衰竭的出现。 2、不吃甜食就可以了? 或许有些糖友会误认为:糖尿病就是不能食用含糖的、甜味的食物及饮料,少吃米面,别的辛辣酸咸、鸡鸭鱼肉尽可随便吃。 殊不知,肉类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其产生的热量远远大于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生化代谢可以把蛋白质、脂肪转化成葡萄糖。因此,过多食用肉类尤其是肥肉,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饮食控制不单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和甜食,而是要严格控制每天的食物总热量。 三、冠心病 1、冠心病是老年病? 冠心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 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发病急、程度严重,心源性猝死者多见。原因是中青年人血管内斑块进展快且不稳定,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血管被堵死,立即引发急性大面积心肌坏死。由于发病急,没有建立侧支循环,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2、冠心病还有不典型症状? 冠心病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心绞痛,就像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然而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 1.以为自己得了反流性食道炎,一直诊治却不见好转; 2.牙疼,却找不到原因; 3.上腹隐隐作痛,怀疑自己得了胆囊炎,然而久治不愈; 4.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 当以上症状出现时,冠心病患者朋友们绝不可掉以轻心,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四、脑卒中 1、脑卒中为何易复发? 约三分之一的卒中患者被基本治愈后,在1-5年会再次复发!其中高达20-30%的患者卒中复发是在发病后的第一年内。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从与“中风病魔”的首次交手中汲取经验教训,依然延续着以往的生活方式,且在症状得到缓解后擅自停止药物治疗,最终造成偏瘫 、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 2、脑卒中的“FAST”原则是什么? F(面部):面部下垂; A(手臂):肢体无力; S(言语):言语困难; T(时间):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 1、哪些因素与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年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产生差异。性别方面,女性显然较男性为多,育龄年龄男女之比约为1∶8~9,老年人与幼儿男女比约为1∶2~3;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20~40岁发病者约占半数,发病年龄越小,其亲属患病几率越大。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至今尚未确定,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2、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根治吗? 目前的现代医学还不能达到根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目标,但是可以通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狼疮的病情,让病情由活动变稳定,从稳定变为长期稳定,有小部分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逐渐减量至逐渐停用。
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 2022-01-16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到: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常见慢病的那些事。一、高血压1、高血压没有症状可以不用管?高血压在早期,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出现症状(尤其是年轻患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此时如果能尽早改变生活习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甚至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因为一旦出现各种症状就很难再进行控制,则很可能错过了控制高血压的最佳时机。高血压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佳,会损害全身大小血管、心、脑、肾等多处器官,甚至导致心梗、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越早开始规范的控制或药物治疗获益越大。2、清晨高血压患者如何“削峰”?清晨作为一天内血压水平最高的时间段,也是心梗、脑梗等致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时段。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清晨阶段“心梗”的发生概率要比其它时间高3倍;“脑梗”要比其它时间高4倍。所以,我们常说清晨高血压是促进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长期有效地控制清晨高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相比短效降压药,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才能保证24小时平稳降压,持续将血压“压制”在理想水平,使高血压患者平安度过“晨峰”危险时段。二、糖尿病1、糖尿病是怎么伤肾的?肾脏是身体的过滤工厂。当血液在肾脏内部的血管中流动,代谢废物会被滤除,成为尿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中有用的物质则依旧保留在血液中,保证机体正常运转。可是,糖尿病会破坏这种稳定的过滤系统。血糖升高会迫使肾脏要滤除过多的血液,增加肾脏的负担。慢慢地,这个过滤系统就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开始渗漏,血液中一小部分有用的蛋白质被滤到了尿液中,一些无用的物质却被留了下来。尿液中含有少量蛋白质被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这时候仅仅是肾病早期。病情进展到一定时期,肾脏的过滤功能严重受损,尿液中蛋白质不断增多,大量代谢废物在血液中积累,很容易导致肾衰竭的出现。2、不吃甜食就可以了?或许有些糖友会误认为:糖尿病就是不能食用含糖的、甜味的食物及饮料,少吃米面,别的辛辣酸咸、鸡鸭鱼肉尽可随便吃。殊不知,肉类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其产生的热量远远大于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生化代谢可以把蛋白质、脂肪转化成葡萄糖。因此,过多食用肉类尤其是肥肉,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饮食控制不单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和甜食,而是要严格控制每天的食物总热量。三、冠心病1、冠心病是老年病?冠心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发病急、程度严重,心源性猝死者多见。原因是中青年人血管内斑块进展快且不稳定,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血管被堵死,立即引发急性大面积心肌坏死。由于发病急,没有建立侧支循环,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2、冠心病还有不典型症状?冠心病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心绞痛,就像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然而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1.以为自己得了反流性食道炎,一直诊治却不见好转;2.牙疼,却找不到原因;3.上腹隐隐作痛,怀疑自己得了胆囊炎,然而久治不愈;4.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当以上症状出现时,冠心病患者朋友们绝不可掉以轻心,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四、脑卒中1、脑卒中为何易复发?约三分之一的卒中患者被基本治愈后,在1-5年会再次复发!其中高达20-30%的患者卒中复发是在发病后的第一年内。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从与“中风病魔”的首次交手中汲取经验教训,依然延续着以往的生活方式,且在症状得到缓解后擅自停止药物治疗,最终造成偏瘫 、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2、脑卒中的“FAST”原则是什么?F(面部):面部下垂;A(手臂):肢体无力;S(言语):言语困难;T(时间):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五、系统性红斑狼疮1、哪些因素与SLE发病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年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产生差异。性别方面,女性显然较男性为多,育龄年龄男女之比约为1∶8~9,老年人与幼儿男女比约为1∶2~3;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20~40岁发病者约占半数,发病年龄越小,其亲属患病几率越大。SLE病因至今尚未确定,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关。2、SLE可以根治吗?目前的现代医学还不能达到根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目标,但是可以通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狼疮的病情,让病情由活动变稳定,从稳定变为长期稳定,有小部分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逐渐减量至逐渐停用。
健康资讯 2021-11-05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