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生长缓慢 > 症状

生长缓慢症状

生长缓慢症状相关内容 更多>

小龙虾的头能不能吃?吃之前先...

病请描述:对于爱吃小龙虾的人来说,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但当大家提议去吃小龙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反对的声音会出现:外面的小龙虾多脏啊,都是臭水沟里的!少吃点小龙虾,小龙虾有多毒你不知道吗?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高,吃多了不好。......那么“被妖魔化”的小龙虾到底能不能吃呢?不吃小龙虾的5个原因是真是假?1、小龙虾是吃垃圾长大的?小龙虾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强,能在污水中生存,但这不意味着小龙虾只有在污水在才能生存。有实验数据显示,将新鲜、腐蚀性食物放在小龙虾面前,小龙虾选择新鲜食物和腐蚀性食物的比例为10:1。另外,虽然小龙虾食用腐烂食物,但是其强大的胃受力能够迅速分解有机物的毒性,随粪便排出体外,并不会因食用垃圾而在体内囤积毒素。其实,有新鲜食物吃,谁愿意吃垃圾呢!小龙虾也是这样的!实际上,小龙虾更喜欢清水环境。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要脱7、8次壳,如果水质不好,小龙虾就脱不了壳,长不好。所以不用担心养殖户用太脏的水养小龙虾。2、吃小龙虾会感染肺吸虫?肺吸虫病,是一种喜好在人体肺部寄生的吸虫,一旦感染,就容易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近年来,确实曾有因食用小龙虾后感染肺吸虫病的报道,让喜爱小龙虾的吃货心有余悸。但是,其实不必过于惊慌。因为日常我们吃的淡水鱼虾,也可能是寄生虫的宿主,我们都吃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吃出啥事。最关键的还是煮熟!只要蒸熟煮透,就是安全可靠的。肺吸虫以囊蚴的形态寄生于小龙虾中,烹饪时温度达到100℃并持续10分钟,即可杀死。3、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所以,正常养殖下,重金属残留是不会超标的。另外,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小龙虾会生长缓慢,外壳变异,直接影响外观及市售。因此,养殖者也会主动避免污染,采取人工淡水养殖。而且,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主要富集在头部、内脏及外壳,这些部位并非是人们喜食的部分,小龙虾生长过程中又不断脱壳,所以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不大。4、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确实,吃小龙虾吃出横纹肌溶解症的新闻是有的,之前南京就有一系列类似事件,这让人担心是不是吃小龙虾真的很危险。但其实不止是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有相关的事例。但很遗憾的是,小龙虾等其他水产品如何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针对各种案例,专家们对样本进行了各种检测,却始终无法找到元凶。5、小龙虾是虫子,只有中国人才吃?对于很多人说的小龙虾是长在臭水沟里的虫子的说法,微医君必须要帮它正名!小龙虾是货真价实的虾啊,而且国外人民也爱吃。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广泛称为小龙虾。所以小龙虾是货真价实的虾而不是虫,且不仅我们中国人喜欢吃小龙虾,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瑞典等国家的人也会吃。美国人吃小龙虾有上百年的历史,甚至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每年都要举办“小龙虾节”,咱们中国人在吃小龙虾的道路上,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小龙虾的哪些部位不能吃?其实每次说到小龙虾的时候,总有人问微医君,小龙虾什么地方不能吃。关于这个问题,微医君的建议是我们自己在家煮小龙虾的话,最好是把头去除掉,清理干净一点总是没错的。现如今小龙虾的口味很多,十三香、麻辣、香辣、红烧、蒜香......各式各样都有,而虾头往往是吸收汤汁比较多的部位,特别是鳃,很多人吃之前都喜欢嘬一口鳃的汤汁,但实际上吃小龙虾最容易吃到脏东西的部位,就是鳃。所以微医君建议大家,吃小龙虾还是只吃肉就行了,别的就算了。另外还有一个部位,大家的顾虑也很多,那就是虾线,也就是大家说的“虾肠”,很多人觉得虾线很脏很毒。其实虾线是虾的消化道,里面会有虾的一些排泄物,倒说不上有毒,但建议去掉,毕竟口感也不怎么样,还是......哪些人最好不要吃小龙虾?虽说小龙虾很美味,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以下两类人建议还是不要吃比较好。对虾过敏的人其实过敏人群真的不在少数,关键有些人知道自己过敏,还是抵抗不住小龙虾的诱惑,非要去吃,这种侥幸心理真的不该有!因为吃小龙虾过敏休克的新闻每年都有,如果你对小龙虾、螃蟹等食物过敏,平时就应该避免吃这些食物,以防出现过敏症状。痛风患者如果你正处于病发期,一定不要吃小龙虾,虾属于高嘌呤食物,容易加剧痛风症状。如果你没有发病,可以稍微吃一点尝尝味道就行,避免边吃虾边喝啤酒,容易诱发疾病。关于吃小龙虾要注意这些问题01 一定要煮熟煮透,充分加热!彻底煮熟才能避免寄生虫等问题;02 要买新鲜的活虾,最好从正规渠道购买。烹调后的虾如果有浓烈腥昧、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壳身有较多粘性物质等,极有可能是死虾;03 烹饪前清洗干净,活小龙虾最好放在清水里养一养,让它们吐净体内的泥沙;04 如果要下馆子,最好选择正规餐馆就餐;05 注意控制量,一次性不要吃太多,特别是孕妇、老人、儿童、体弱的朋友,就不要贪嘴啦;06 如果吃了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跟医生交代相关情况。*图片来源:freepik.com

健康资讯 2025-07-16阅读量352

甲状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中...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中招?【文章出处】本文内容整理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5年5月刊发的综述《甲状腺癌病因学研究现状》,由孙海林、武振、崔兆清教授团队撰写,结合最新研究数据与临床经验,全面解析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作者介绍】👨⚕️ 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专注甲状腺疾病诊疗。✨ 个人标签:手术与微创消融“双料专家”、科普达人🏆 荣誉墙: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 线上影响力: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人次,用专业与温暖守护大众健康。【推荐理由】为什么推荐这篇科普?1️⃣ 权威可靠:基于专业医学期刊最新研究,数据扎实。2️⃣ 贴近生活:揭秘甲状腺癌与熬夜、饮食、辐射等日常因素的关联。3️⃣ 实用指南:教你避开健康雷区,从预防到治疗全面覆盖。尤其适合关注自身与家人健康的女性朋友!大家好,我是费医生。最近在门诊,总有人问我:“医生,我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会不会癌变?”“身边得甲状腺癌的人变多了,到底为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悄悄变多”的疾病——甲状腺癌。一、甲状腺癌:女性更需警惕的“温柔杀手”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第3位!它早期症状隐蔽,多数人通过体检才发现。但别慌!90%的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生长缓慢、预后良好。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二、揪出病因:这些因素你中招了吗?科学家发现,甲状腺癌是基因、环境、生活习惯“联手作案”的结果。🔍 基因篇:身体里的“程序bug”“信号通路失控”:某些基因(如BRAF、RAS)像失控的开关,让细胞疯狂生长。家族风险:若亲属患甲状腺癌,你的风险比普通人高9倍!小贴士:有家族史建议定期做甲状腺超声+激素检查。🌍 环境篇:看不见的“致癌推手”辐射伤害:长期接触CT、X光等电离辐射,风险增加!空气污染:PM2.5、汽车尾气中的NO₂可能诱发细胞突变。冷知识:适度晒太阳可能有保护作用,但过量紫外线反而有害!🥗 生活篇:吃错、睡不好也危险?碘的“双刃剑”:长期缺碘或过量补碘(如狂吃海带)都可能诱发疾病!✅ 建议:普通人每日碘盐≤5克,孕妇、甲亢患者需遵医嘱。熬夜党注意:夜间光线会打乱生物钟,增加女性患癌风险!饮食红黑榜:❌ 少吃:油炸食品、腌腊制品(含亚硝胺)✅ 多吃:深绿色蔬菜、奶制品、深海鱼🩺 疾病篇:代谢异常暗藏危机肥胖是帮凶:脂肪细胞分泌的“坏物质”会促进肿瘤生长。糖尿病、高血压:影响免疫力,女性患者患癌风险更高!三、预防指南:5件小事护甲状腺1️⃣ 体检别偷懒:每年一次甲状腺超声,结节患者每6个月复查。2️⃣ 远离辐射源:避免频繁CT检查,必要时穿戴防护铅衣。3️⃣ 吃碘有分寸:普通人每日碘盐一啤酒瓶盖(约6克)足够。4️⃣ 规律作息:晚上11点前睡觉,睡前少刷手机!5️⃣ 管理情绪:压力大时试试深呼吸、瑜伽,焦虑也会扰乱内分泌!四、费医生暖心总结甲状腺癌不可怕,但忽视预防代价大!👉 记住:大多数甲状腺癌进展缓慢,手术或微创消融可有效控制。健康生活是最好“防癌药”——吃好、睡好、心态好,疾病自然绕道走!如果你有甲状腺结节、激素异常等问题,欢迎随时留言咨询。科学护甲,我们一起行动!(本文内容由费健主任审核,参考文献详见《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原文) 

费健 2025-05-21阅读量393

甲状腺癌术后如何科学使用甲状...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术后如何科学使用甲状腺素片?费健主任教你避开复发“雷区”——上海瑞金医院专家30年经验总结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做过几千台甲状腺手术,也通过微创消融帮助许多患者重获健康。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术后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用好甲状腺素片,既能防复发,又能减少副作用。 为什么术后要吃甲状腺素片?答案比你想的更复杂! 甲状腺癌虽然被称为“懒癌”,但术后管理不当仍有复发风险。此时,甲状腺素片(左甲状腺素,L-T4)不仅是“替代缺失的激素”,更是“防复发的武器”。 关键作用:1️⃣ 补充激素:手术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甲状腺,身体无法分泌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需药物替代。2️⃣ 抑制TSH:促甲状腺激素(TSH)过高会刺激残留癌细胞生长。通过调整药量压低TSH,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3️⃣ 平衡副作用:既要压TSH,又要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心慌、骨质疏松等问题,需精准控制! 术后用药三大黄金法则,医生手把手教你! 法则一:个性化TSH目标——别盲目追求“越低越好” 根据复发风险分层,目标值因人而异: 高危患者(如肿瘤大、转移多):TSH需压到0.1mU/L以下。 中低危患者:TSH控制在0.1-0.5mU/L即可,过度压低可能“伤身不防癌”。 长期低危患者:5-10年后可放松至正常范围低值(如<2.0mU/L)。 最新研究提醒:国际权威期刊《Thyroid》的Meta分析指出,TSH过度抑制可能无法显著提高生存率,反而增加心脏和骨骼并发症风险。因此,高危患者需严格达标,低危患者别“用力过猛”! 法则二:服药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 空腹吃: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吃药,0.5~1小时后再吃早餐!若漏服,次日补双倍。❌ 禁忌搭配:别和咖啡、豆浆、钙片、铁剂同服!至少间隔4小时。🌡️ 季节调整:冬天可能需要加量,夏天减量(体温变化影响药物代谢)。 特殊人群注意: 孕妇:孕早期药量需加20%-30%,TSH控制在2.5以下! 儿童: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定期监测身高和骨龄。 老人:起始剂量减半,缓慢加量,防心脏病发作。 法则三:定期复查比吃药更重要! 术后管理是长期战,复查清单请收好:🔍 每3-6个月必查:甲状腺功能(重点看TSH)、甲状腺球蛋白(Tg)、颈部超声。🔍 每年必查:胸部CT(低剂量)、骨密度(防骨质疏松)。⚠️ 复发预警信号:颈部新肿块、声音嘶哑超2周、Tg突然飙升25%——立即就医! 这些误区,费健主任必须提醒你! 1️⃣ “干甲状腺片比左甲状腺素好?”错!干甲状腺片中T3/T4比例不稳定,易导致激素波动,长期首选L-T4。2️⃣ “药量固定不变?”错!需根据TSH结果动态调整,术后1年内目标严格,1年后可逐步放宽。3️⃣ “复查麻烦,不查也行?”大错特错!早期复发可能无症状,定期检查才能“揪出隐患”。 费健主任的贴心建议 作为外科医生,我常对患者说:“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管理才是持久战。”甲状腺癌治愈率高,但科学用药和规律复查是防复发的关键。如果你正在焦虑术后该怎么做,记住三点: 信任医生:别自行调药,定期随访才能精准控量。 记录症状:心慌、手抖、乏力可能是药量不适的信号。 保持乐观:92.6%的5年生存率不是传说,积极面对才能赢得健康! 作者介绍: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癌手术及微创消融,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解答患者咨询超10万次。推荐理由: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最专业的医学知识——防复发,从科学用药开始!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给需要的朋友。健康路上,我们陪你一起走! 🌟  

费健 2025-04-23阅读量440

脊髓空洞症最常见问题的全面解答

病请描述: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尤其是颅脑和脊柱神经外科工作,持续钻研攻关脊髓脊柱疾病,在国内神经外科界独树一帜,每年诊治数千名全国各地患者,每年为数百名脊柱脊髓疑难复杂疾病患者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和手术经验,获得了广大病患的高度信任和众多业内专家一致好评。戴大伟副主任医师就广大患者关心的“脊髓空洞症”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细致解答。 1.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可以理解为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缓慢进展的脊髓内液体异常积聚的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算是脊髓的“脑积水”。它最常见于颈段脊髓,在一些疾病可以向上延伸到生命中枢脑干(延髓和桥脑)。 因为脊髓的功能十分重要,它是脑控制躯干和四肢之间的连接,大脑接收信号和发出指令全靠脊髓,相当于一颗大树,扎入土壤深部的树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要通过树干传递到树枝和叶子,这里树干就相当于脊髓,脊髓空洞症相当于树干空心了,大树的生命就发生威胁。 2.脊髓空洞是怎么形成的? 有关脊髓空洞的发生机制目前没有统一的推断,最有代表性的发病机制研究为1960年代Gardner提出了水动力学理论。在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脉络丛的脑脊液搏动对神经管的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小脑幕上下脑脊液搏动不均衡会导致后颅窝容积改变从而引起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 多数学者认为与脊髓局部的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导致脑脊液循环不畅的原因有很多,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或Arnold-Chiari畸形),该畸形位于颅颈交界区,可以引起明显脑脊液循环障碍,脊髓内的脑脊液与第四脑室脑脊液流动不畅。或者是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引起相对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后颅窝容积减小导致脊髓内脑脊液循环障碍。 此外,颈椎病、脊髓髓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炎、脊髓肿瘤、脊柱侧弯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脊髓中央管扩张,脑脊液进一步在脊髓内部异常积聚,导致脊髓空洞症。 脊髓损伤头尾端空洞 3.脊髓中央管扩张是脊髓空洞症吗? 脊髓中央管扩张实际上是脊髓空洞的早期表现,它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稳定不变,每年复查脊柱核磁共振,中央管扩张无明显扩大,也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手术干预。另一种为脊髓中央管扩张逐渐加重,且有临床症状影像学习、工作或生活,则需要积极治疗。据临床观察,脊髓中央管扩张多数为稳定性。 多发颈段脊髓空洞,形成分隔 4.哪些因素会导致脊髓空洞的发生或加重? ①先天因素: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或终丝脂肪瘤,脊柱裂,脊髓纵裂,椎管内先天性肠源性囊肿,畸胎瘤,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等。 ②后天因素:寰椎枕化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颈椎病、脊髓髓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炎、脊髓肿瘤、脊柱侧弯,脊柱肿瘤,脊髓多发性硬化,脑积水等。 ③生活习惯因素,饮食因素:长时间低头看书、看手机或工作,导致的颈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加重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屈曲位时脊髓前方受压加重,脊髓中央管脑脊液循环受阻,脊髓中央管逐渐扩张。不正确坐姿或工作负重加重脊柱侧弯也会加重脊髓空洞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饮食与脊髓空洞发生发展相关。 5.脊髓空洞是良性病变还是会恶变? 脊髓空洞症实际上是脊髓的积水,像脑积水一样当然属于良性病变,不是肿瘤性病变,不会恶变成为癌症。只要及时发现,正确对待,听取医生的建议和治疗,会得到很好的疗效和远期预后。 6.脊髓空洞症的分型有哪些? 根据脊髓空洞腔内脑脊液特点和脊髓形态,以影像学MRI表现为依据可分为:①交通型脊髓空洞;②非交通型脊髓空洞;③萎缩型脊髓空洞。 根据MRI矢状位脊髓空洞特点分为:①单发性脊髓空洞;②多发性脊髓空洞。以及①单节段型脊髓空洞;②多节段型脊髓空洞。 根据MRI横断面脊髓空洞程度分为:①轻型; ②中型; ③重型。 根据MRI横断面脊髓空洞位置分为:①中央型; ②偏中央型。 7.脊髓空洞症患者会有哪些表现呢?   脊髓空洞症患者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手内在肌萎缩,畸形,手灵活性降低 鱼际肌萎缩,手指无法展开,灵活性下降 ① 空洞内脑脊液张力性压迫症状 脊髓空洞压迫脊髓中央管前方的痛觉神经纤维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导致受累节段的痛温觉丧失、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而触觉保留(触觉受双侧神经纤维支配),患者往往表现为上肢肌肉,尤其是手内在肌萎缩(大小鱼际肌),手指麻木、灵活性下降,痛温觉下降后患者容易烫伤,手部畸形,力量下降等。在疾病早期,感觉障碍常位于一侧肢体,并逐渐加重。 ② 脑脊液循环障碍症状 头痛,可位于后枕部或颈部,可放射至顶部、乳突、肩部,常为阵发性。 ③ 其他合并疾病症状 如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寰枢椎脱位等可有走路不稳、眼球震颤,一过性视物模糊、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眩晕、恶心、共济失调等症状。 8.脊髓空洞症如何诊断?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和其他脊柱脊髓疾病诊断一样,以临床表现为主,结合脊柱CT和MRI扫描综合诊断。单纯靠临床表现或单纯靠影像学表现都不能诊断为“脊髓空洞症”,必须是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合才能明确诊断,有时候有相关症状,但影像学不支持,不能明确诊断。有时候影像学有相应表现,但无临床症状体征,也不能明确诊断,也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这里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判断。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 9.脊髓空洞症是良性病变需要治疗吗? 脊髓空洞症是良性病变,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临床上必要的复查和随访是必须要做的,患者要定期看专门医生,最好是一直看一位医生,长期规律随访复查,对比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影像学脊髓空洞本身的改变。必要时,医生会根据病情本身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治疗) 10.脊髓空洞症如何治疗呢? 总体来说,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可以概括为保守治疗、药物及物理治疗、微创手术治疗。 ① 保守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也是治疗,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轻型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患者MRI平描或增强扫描、CT三位重建等。 ② 药物及物理治疗 对于有轻微症状但暂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可以给与对症止痛、缓解肌张力和麻木的药物治疗,如口服塞来昔布、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等,针灸、理疗等也可以尝试。 ③ 微创手术治疗 对于较为严重或进行性进展的脊髓空洞症,建议行显微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术为脊柱后路小切口微创手术,分离肌肉和一个节段的椎板(部分患者采取半椎板入路),损伤较小,手术方式包括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脊髓空洞-胸腔或腹腔分流术,空洞穿刺造瘘术。而前者手术更加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更少。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根据脊髓空洞症分型个体化手术治疗。选取脊髓空洞张力最高空洞最明显的区域为手术目标区域(尽量避免高颈段脊髓和上胸段脊髓血供十分薄弱的区域),对于部分患者采取脊髓后正中沟入路,对于病因治疗无效及特发性偏心型脊髓空洞患者,脊髓DREZ入路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申请发明专利,改良和优化目前分流管 标准化术式,标准尺寸置入,保证最好疗效 部分患者采取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软脊膜切开,极其微创,避免后正中沟切开损伤薄束和楔束纤维,避免下肢深感觉障碍 软脊膜切开长度极小2.5-3mm 分流管远端务必要置入蛛网膜下腔,保证引流通畅,通则不堵。 11. 我不想做手术,能保守治疗吗? 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轻型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患者MRI平描或增强扫描、CT三位重建等。定期随访观察也是一种治疗方式,对于有轻微症状但暂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可以给与对症止痛、缓解肌张力和麻木的药物治疗。患者不需要焦虑,正确面对脊髓空洞,完全能够监测疾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和进行性进展的患者,不应该惧怕手术治疗而延误治疗,手术较为安全和微创,手术总体上肯定是利大于弊,挽救患者神经功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获益。 12. 脊髓空洞症手术以后康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多久复查? ① 饮食方面 术后应注意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不要偏爱食物和挑食。也不能够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 ② 并发症方面 康复期间要注意伤口生长情况,适当活动,不过度活动,短期内可能有肢体肿胀、疼痛等,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要预防褥疮、肢体深静脉血栓等后遗症的情况。低头和弯腰要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必要时戴颈托、腰围等护具,不要久坐或久站,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可以在床上做五点支撑锻炼肌肉力量。 ③ 脊髓空洞症手术以后标准化复查应该这样的:手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分别复查一次,以后病情稳定是每年复查一次。戴大伟副主任医师提醒,复查时带好出院小结和之前的影像学片子等资料,方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并将最新的情况与之前病情表现进行对比。

戴大伟 2025-03-30阅读量4311

生长缓慢症状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市中医医院芷江路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85.8万

上海市中医医院石门路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58.3万

淮安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4万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36.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