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生殖 > 女性生殖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 内容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内容

什么是孕前优生五项检查?

病请描述:【孙大夫名医话】什么是孕前优生五项(TORCH)检查? 2018-04-22刘鹏七院男科 TORCH TORCH是孕前”优生五项”检测,相信很多非专业人士不一定清楚这个检查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予以简要的解读。 优生五项检测的简介 所谓“优生五项检测”,主要是检查准备怀孕的女性母体是否有弓形体(Toxoplasmosis)、风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感染、其他生殖道感染检测(Others)。 观察的指标是母体血清中是否有上述病原体的抗体-IgM和IgG的存在: IgM,急性抗体,表示最近感染。 IgG,慢性抗体,表示曾经感染。 孕妇弓形体感染,有可能使胎儿发生脑积水、小头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 风疹病毒感染,可能使胎儿也被感染,并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眼部缺损、耳朵缺损、耳聋、小头畸形、心脏畸形等,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可能使胎儿出现脑部、中枢神经、视网膜等发育不良。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则可能诱发流产、早产、畸形等。 其他生殖道感染检测,主要是对生育和胎儿影响较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可使胎儿受到感染,致使新生儿发生脓毒血症而死亡,侥幸存活者也可能是先天性梅毒患者,即使儿童期无症状,到青春期可表现为梅毒三期。 优生五项检测英语的首字母,经排列,正好形成一个英语单词TORCH(火炬、火把),所以也称“TORCH检查”。总体上讲,上述五种(类)病原体,可经过胎盘和产道感染胎儿,引起宫内感染、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先天畸形、新生儿期感染,乃至青春期发育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隐形感染到显性感染,从胎儿死亡到存有严重畸形和后遗症,是严重危害母体、胎儿和新生儿的一类疾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因此,优生五项检测最好在孕前进行,必要时孕早期再复查。 孕前优生五项检测结果的应对 01 弓形体 弓形体传染源是动物,感染途径是与动物密切接触和生食肉类。准备怀孕的妇女,孕前半年远离宠物、动物,不食用生肉和牛奶制品,即可避免弓形虫感染。有动物接触史或生食习惯的妇女,可在孕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IgM阳性者,建议3个月后再怀孕。 02 风疹病毒 风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儿童容易感染,成人也可发病,数日便可痊愈。 准备怀孕的妇女,最好在孕前半年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如果IgG抗体阳性,提示曾经有过风疹病毒感染,已有免疫力,不需再做风疹病毒相关抗体检测,也不需要注射风疹病毒疫苗,如果风疹病毒IgG抗体阴性,可在准备受孕前的3个月注射风疹病毒疫苗。风疹疫苗注射的有效率可达98%,并且是终身免疫。如果孕前注射了风疹疫苗,一是要认真避孕,务必在3个月内不能受孕;二是在孕早期不必再复查风疹病毒相关抗体。 如果孕前未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孕早期发现有风疹病毒感染,要终止妊娠,6个月后再怀孕。 03 巨细胞病毒 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目前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没有疫苗。孕早期原发感染对胎儿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继发感染,预防措施主要是及时、准确发现孕早期原发感染。 准备怀孕的妇女可在孕前进行巨细胞病毒IgG抗体检测,阳性者可不再做相关检测,怀孕后一般也不会发生原发性感染,但不排除孕后有类似流感症状的继发性感染,必要时可进行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指数和IgM抗体检测。阴性者可在孕早期进行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指数和IgM抗体检测。 04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有I型和II型之分。I型主要引起腰部以上、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感染,II型主要引起腰部以下、生殖器区域的感染。我国成人多数已有过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多数妇女也己经获得抗单纯疱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因此这类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很少发生。据文献报道,l983-2003年的20年间,全世界仅发生十几例单纯疱疹病毒宫内感染。所以,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孕前、孕期此项检测。如果孕期有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体征、经实验室检测确认,建议分娩时行剖宫产。 05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感染是传统经典性病之一,也是一种全球性性传播疾病。孕前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确诊,及时治疗,治愈后再怀孕。如果孕早期感染,应在孕16周前接受正规治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男性病科 科室介绍:男性病科是上海市公立医院专业男科,在科主任孙建明主任医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诊疗男性病为特色。男性病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规培生带教基地,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学是上海浦东新区重点学科 2017年男性不育症入选上海市卫计委优势病种建设项目 2017年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特色治疗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 2017年中医药特色品牌(阳痿病)入选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 2013年入选浦东新区“传统型临床示范学科(不育症)” 2011年被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授予浦东中医药系统“名科”称号 2009年被浦东新区卫生局评为“不育不孕特色专科” 科室专病门诊设有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 科室治疗特色:主要治疗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异常勃起)、精索静脉曲张、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泌尿生殖道炎症(龟头炎、精囊炎、附睾炎、血精等)、包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等男科疾病 科室人才建设:“浦东新区名中医”孙建明主任医师、“上海市杏林新星”1名、“浦东新区中医青年骨干”1名、“七院名中医继承人”1名、“七院启明星”1名,“七院新星”2名 学科科教情况:近年来获科研课题15项,主要研究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等。发表SCI、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近五年举办国家级、上海市级、区级等继续教育项目15次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周二、三、四、五上午 普通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

孙建明 2018-04-28阅读量1.3万

阿司匹林在妇产科的应用(子痫...

病请描述:        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子痫前期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争议较大,多数人认为效果显著,部分认为疗效轻微,甚至无效。文献太多,观点不同,经常会影响到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定义为妊娠 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和蛋白尿(尿蛋白(+)或24h尿蛋白≥0.3g),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未出现蛋白尿的情况下,子痫前期根据出现高血压伴随下列任一情况分类: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肾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或视觉功能障碍。        子痫前期的危害性有多大?        子痫前期是妊娠女性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全球范围内 2%-8% 的妊娠女性受此影响,在美国12%的孕妇死亡是由于子痫前期和子痫引起,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对母亲的影响,子痫前期还会影响胎儿和婴儿,包括: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早产、胎盘早剥、死产、新生儿死亡、低出生体重儿等,其中15% 的早产由子痫前期所导致。        什么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        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胎盘早剥或死胎,孕妇伴随疾病(慢性高血压、1 型或 2 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栓症、肥胖),多胎妊娠等。        为何会发生子痫前期?        该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可能与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相关。1980年,Pijnenborg等提出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学说,孕12周前蜕膜层血管重铸,孕12-16周子宫螺旋动脉经历重铸过程,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一般在孕16-18周基本完成。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血管重铸出现异常,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最终引起损伤因子释放,引起母体炎症反应过激状态发生。同时,母体本身的炎症过激状态也会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磷脂综合征等。        如何预测子痫前期状态发生?        结合血清标志物、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临床病史等危险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正在研发,目前尚无精确的预测模型用于临床。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可能具有一定价值,但国内尚缺乏统一标准。我们生殖免疫科正在探索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妊娠结局的预测。        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子痫前期呢?        1985年Lancet杂志发表第1篇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RCT研究,认为:孕12-14周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子痫前期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尤其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显著作用。随后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研究众多,结论并非一致,多数认为效果显著,部分认为疗效轻微,甚至无。        于是,2014年4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汇总了2006-2013年欧美国家关于阿司匹林在妊娠期相关研究的文献,发布了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临床指南。        适应人群        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无症状妊娠女性        推荐        妊娠12周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d),证据等级B        风险评估        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        1. 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特别是伴随有不良结局时        2. 多胎妊娠        3. 慢性高血压        4. 1型或2型糖尿病        5. 肾脏疾病        6.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预防用药        高危子痫前期女性在妊娠12-28周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        利弊权衡        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子痫前期女性的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风险降低有明显的净获益        其它推荐 USPSTF推荐所有计划怀孕或有怀孕能力的女性每日额外补充0.4-0.8mg叶酸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有多大?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现:子痫前期高危女性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临床试验中,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使子痫前期的风险降低了至少10%(甚至可达 24%)、早产风险降低 14%、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降低 20%。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危害性如何?        USPSTF 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并不会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胎儿颅内出血的风险。此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胎盘早剥的风险无明显区别。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用于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的女性不会增加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        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和时间?        1.      服用剂量        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60-150mg/d 的阿司匹林可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最常用的使用剂量为100mg/d,但两个最大样本研究认为 60mg/d 就有获益。尽管既往研究并未评估 81mg/d 阿司匹林,但美国可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为 81mg,可作为子痫前期高危女性预防用药的合理剂量。        2.      服用时机        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 12-28 周。对于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相关证据未发现提早使用(12-16 周)阿司匹林较延期使用(≥16 周)有额外获益。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的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研究        1.      法国:5000个病例。孕16周前,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出现切迹的孕妇,给予160mg/天阿司匹林。观察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2.      美国:220个病例。孕12周前,子痫前期多指标预测模型,给予81mg/天阿司匹林,比较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子痫前期发生率。        3.      西班牙:270个病例。150mg/天阿司匹林,评估用药组和未用药组滋养细胞的发育,晚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状况,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        个人观点        上述研究结论均为欧美国家数据,目前缺乏亚洲女性的用药剂量研究。由于人种差异,我们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的阿司匹林的适合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机,需要根据病史和原发疾病而有所不同,如:对于多次早孕期自然流产史合并心磷脂综合征、易栓症等患者,需在孕早期进行阿司匹林干预,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 12-28 周往往已经来不及预防某些患者子痫前期的发生。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的评估需要加以重视,目前我们习流门诊正在积极探索中。当然,一个好的研究,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RCT病例对照研究,才能为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鲍时华 2017-04-07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