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疱疹 > 内容

疱疹内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病请描述:      周三坐门诊,上午下班时,接了一位年轻妈妈的电话。   “盼盼连续发烧了四天,好不容易今天早上烧退了,身上却发出了很多疹子,会不会是麻疹?会不会是水痘啊?”       我告诉她,虽然没有看到孩子皮疹的样子,但一般来说不会是麻疹,麻疹出疹时烧仍不退,甚至会更高;也不会是水痘,水痘疹子一般在发热第一二天就开始出来了。   询问了小孩的一些情况,了解到盼盼是位11个月的女孩,这4天连续高热达39℃以上,吃了美林后才降至正常,但6-8小时左右又上升,小孩没有咳嗽、腹泻等其他症状,到医院化验了血常规正常的,医生说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吃了几次退热药,体温降而复升,妈妈的心情随着盼盼体温的升降就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今天早上量了体温突然正常起来了,妈妈觉得终于可以放下这颗悬着的心了,转眼却发现了盼盼脸上身上散在红色的皮疹,中午看看又多了一些,此刻这位年轻的妈妈很是着急。 嘱下午带小孩来医院就诊,仔细查体发现小孩精神状态不错,还能被逗笑,颜面躯干散在红色的斑丘疹,没有疱疹,口腔粘膜也是光整的,咽部有些充血,没有发现其他异常。于是告诉盼盼妈妈,盼盼得的是“幼儿急诊”,这个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没有特效药,回家却要加强护理,注意清洁卫生,适当多喝水,饮食清淡易消化,防止受凉。3天后妈妈带盼盼来复诊,皮疹已经基本消退,小孩基本康复了。 附:幼儿急诊 幼儿急诊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当然夏天也不是没有,无性别差异。 特点:1、发热------多39℃以上,多3-5天;             2、皮疹------热退疹出,为红色斑丘疹;可持续3-4天;颜面躯干为多,有时也见于四肢;             3、其他伴随症状------可无;有时会有咳嗽、腹泻、囟门隆起、甚至惊厥等;           4、血常规------可正常;大多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分类减少,淋巴分类增高;           5、病原------人类疱疹病毒6、7,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唾沫、呼吸道、接触等。           6、治疗------无特效药,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多给予对症治疗,如体温高于39℃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防治高热惊厥;若伴咳嗽给予止咳对症;若伴腹泻给予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及功能等。                 7、体质特殊的患儿------不排除严重并发症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可能。 因此建议,对患病小孩应加强护理,适当多喝水,多吃营养流质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若患儿精神差,持续高热难退,出现其他伴随症状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预防方面,平时加强喂养,增强体质,注意家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穿衣适宜,防止受凉,不要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场所,以减少患病的机率。

肖建军 2018-12-28阅读量4574

母乳营养 和颜色无关

病请描述: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的营养素比例适当,能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营养素的需要。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母乳的营养成分,如泌乳阶段、初次泌乳的不同时段、早产、母亲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母乳是母亲为孩子私人定制的最珍贵“礼物”。具有高度个性化,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指标来评价其营养的好与坏。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妇产科刘香环  颜色和粘稠度于营养还坏有关吗   初乳呈黄色、粘稠状,是分娩后最初七天产生的乳汁。初乳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乳铁蛋白等免疫活性蛋白质,类胡萝卜素、抗体等有益健康的成分,有利于新生儿排除胎粪,减轻新生儿黄疸,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给了母如所特有的颜色和粘稠度。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加,乳汁分泌量也增多,以适应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熟乳呈乳白色,粘稠度较初乳低。乳糖是人乳中含量最高的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相对恒定,受母乳膳食摄入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母乳中含有一些寡糖和少量葡萄糖。不同个体乳汁的葡萄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乳汁的葡萄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乳汁甜度等性状来判定乳汁的营养成分。  母亲饮食会影响乳汁中的营养素吗母亲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可能会影响乳汁中一些营养素的水平。如果膳食中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脂肪和脂肪酸摄入不足时,母乳中这些营养素的含量也会相应的降低。母乳膳食摄入对母汁中的碳水化合物、乳糖、蛋白质、和多数的矿物质、如钙、铁等无明显影响,母乳可通过动员其体内的储存来满足乳汁中这些营养素的需求。但在极度营养不良情况下,乳汁分泌量和乳汁中的营养素的水平将会受到明显影响。   母亲患病了还要不要喂奶    母亲患乳腺炎或糖尿病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和乳汁中的营养素水平。乳腺炎可致泌乳量减少甚至断乳,还会降低乳汁中的乳糖水平,增加乳汁中钠、氯和IgA等免疫活性物质的水平。糖尿病可轻度减少乳汁中的乳糖,但在可接受水平。如果母亲正在接受放疗或化疗,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且新生儿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IV感染、乳房上有疱疹,吸毒等情况下,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刘香环 2018-07-14阅读量8387

母乳营养 和颜色无关

病请描述: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的营养素比例适当,能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营养素的需要。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母乳的营养成分,如泌乳阶段、初次泌乳的不同时段、早产、母亲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母乳是母亲为孩子私人定制的最珍贵“礼物”。具有高度个性化,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指标来评价其营养的好与坏。颜色和粘稠度于营养还坏有关吗初乳呈黄色、粘稠状,是分娩后最初七天产生的乳汁。初乳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乳铁蛋白等免疫活性蛋白质,类胡萝卜素、抗体等有益健康的成分,有利于新生儿排除胎粪,减轻新生儿黄疸,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给了母如所特有的颜色和粘稠度。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加,乳汁分泌量也增多,以适应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成熟乳呈乳白色,粘稠度较初乳低。乳糖是人乳中含量最高的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相对恒定,受母乳膳食摄入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母乳中含有一些寡糖和少量葡萄糖。不同个体乳汁的葡萄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乳汁的葡萄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乳汁甜度等性状来判定乳汁的营养成分。母亲饮食会影响乳汁中的营养素吗母亲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可能会影响乳汁中一些营养素的水平。如果膳食中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脂肪和脂肪酸摄入不足时,母乳中这些营养素的含量也会相应的降低。母乳膳食摄入对母汁中的碳水化合物、乳糖、蛋白质、和多数的矿物质、如钙、铁等无明显影响,母乳可通过动员其体内的储存来满足乳汁中这些营养素的需求。但在极度营养不良情况下,乳汁分泌量和乳汁中的营养素的水平将会受到明显影响。母亲患病了还要不要喂奶母亲患乳腺炎或糖尿病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和乳汁中的营养素水平。乳腺炎可致泌乳量减少甚至断乳,还会降低乳汁中的乳糖水平,增加乳汁中钠、氯和IgA等免疫活性物质的水平。糖尿病可轻度减少乳汁中的乳糖,但在可接受水平。如果母亲正在接受放疗或化疗,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且新生儿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IV感染、乳房上有疱疹,吸毒等情况下,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刘香环 2018-01-09阅读量9882

湿疹相关知识

病请描述: 【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 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 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治疗】        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        1、一般防治原则        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        2、内用疗法        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3、外用疗法        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预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诱发因素。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4、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

余碧娥 2015-09-26阅读量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