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反复出血 > 内容

反复出血内容

刘建仁:动静脉联合治疗脑卒中

病请描述: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实习生 刘炜杰   发表于2014-12-13 07:50中国可谓世界脑卒中的重灾区,这种中老年常见病,一旦发作,若不及时救治,后果“非死即残”。  中国可谓世界脑卒中的重灾区,这种中老年常见病,一旦发作,若不及时救治,后果“非死即残”。作为九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建仁的脑卒中救治经验丰富,他说,急性脑卒中的抢救一定要争分夺秒,如果在发病四个半小时内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六至八小时内可以通过动脉介入机械取栓开通血管,这是近二十年来脑卒中治疗的革命性进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建仁刘建仁认为,动静脉联合血管再通治疗是未来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身体周刊记者 贾亚男 图  刘建仁  1972年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可谓世界脑卒中的重灾区,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达300万,增速高达8.7%,其发病率已经超过心血管病。更令人恐慌的是,这种中老年常见病,一旦发作,若不及时救治,后果“非死即残”。  因此,对于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和生命。目前,上海共有11家市级脑卒中中心,建立了脑卒中的防控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作为市级卒中中心之一,与长宁区、嘉定区等医院形成联动机制,守护着一方市民的平安。  作为九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建仁的脑卒中救治经验丰富,他说,“急性脑卒中的抢救一定要争分夺秒,如果在发病4.5小时内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6-8小时内可以通过动脉介入机械取栓开通血管,这是近20年来脑卒中治疗的革命性进步,上月公布的数个国际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介入方法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动静脉联合的脑血管再通治疗已经成为未来重症脑卒中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目前人们对急性脑卒中的溶栓和动脉内介入治疗的认识还不够。九院建立了脑卒中急救通道、卓力推广和普及动静脉联合治疗方法,将和上海的兄弟医院一道推动脑卒中急救的工作的开展。”  脑卒中救治网络  神经内科是与大内科平级的二级学科,涉及很多疾病,如脑卒中、癫痫、脑炎、周围神经疾病、脑肿瘤、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渐冻人、神经肌肉疾病等。其中,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而防治得当,效果也较明显。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较高的死亡率使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因中风死亡120万人,排在死因的首位。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有时也叫脑梗死、脑梗塞和脑栓塞)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这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通过血流进入脑循环,堵塞脑动脉。  对于脑卒中的抢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这就对脑卒中的抢救流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6月20日晚上10时,一位51岁的男性患者从上海嘉定区的一家医院急诊室紧急被转送到上海九院神经内科。在当地医院,这名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这是所有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中最严重的一种,由于基底动脉的闭塞,患者的脑干发生缺血,随即出现眩晕、呕吐、偏瘫、昏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等现象。当地医院的医生告知患者,由于CT上显示基底动脉的高密度征,提示大动脉的血栓病情也很危重,单纯的静脉溶栓效果往往不好,更加适合动静脉联合的血管再通治疗技术,这种全天候的动静脉联合血管再通技术只有在上海九院等极少数医院开展。听了当地医生的介绍,家属决定马上送患者到上海九院脑卒中中心进行抢救。  到了九院的急诊室,绿色通道及时启动,完成了临床和实验室评估之后,九院神经科和急诊室医护人员决定对患者进行动静脉联合的血管再通治疗。首先是静脉内给予溶栓药物,在静脉使用溶栓药物的同时送DSA介入手术室进行动脉内介入开通治疗。DSA影像下发现患者的最重要的供应呼吸心跳的中枢的基底动脉发生了闭塞。医生们立即给予机械性的碎栓治疗。在30分钟后,在药物作用和机械碎栓的双重作用下,患者闭塞的重要脑动脉得到完全开通,患者的神志很快清醒,安全地转回了普通病房。次日,患者神经功能进一步明显地恢复,本来完全偏瘫的右侧肢体开始活动,现在随访近半年,恢复良好。  刘建仁说,“这一快速有效的脑卒中治疗绿色通道,得益于上海九院同嘉定区中心医院、长宁区中心医院、浦东公利医院等建立起的远程脑卒中救治网络,通过这个远程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脑卒中医生线上的技术交流、提高。也使得一些技术条件有限的医院可以在接受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迅速积累经验,在遇到危急情况下也可以将危重患者紧急送到脑卒中中心进行进一步救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个“远程脑卒中网络”,医生之间通过社交工具(智能手机)和微信等软件就可以实现医疗信息(文字、放射学图片或者视频)实时地沟通。刘建仁说,“CT和MRI神经放射学图片的交流与探讨,复杂病情的建议与会诊,医生间有了实时交流的可能,大大方便了医生的诊疗效率,也使得医疗资源实现更为有效的配置使用,让大小医院的医生交流沟通实现共同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又将有抢救价值的‘危重疑难患者’集中到医疗条件较为发达的大医院中。”  动脉内介入取栓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来说,近20年来除了静脉溶栓治疗外没有特别的突破。而动脉内介入取栓治疗的出现,无疑给脑卒中救治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刘建仁说,“目前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基本的治疗方法,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在静脉内注射溶栓药物,可以帮助很多患者恢复。但是,静脉溶栓也有其局限性,如出血倾向的患者不适合使用,对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开通率低,而且发病时间必须是4.5小时内;而动脉溶栓或者取栓就能弥补其不足。相比之下,动脉溶栓或者取栓的血管再通率高于静脉溶栓,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动脉的溶栓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大动脉闭塞的重症脑卒中患者,这两种方法联合,加上快速的抢救流程,效果会很好。这个方法的疗效在国外已经得到证实。”  动脉介入取栓治疗究竟是怎样的?刘建仁说,所谓的动脉内介入取栓是指在现代影像技术的帮助下,利用人体天然的血管通道,微创地通过微小的导管、支架等器械,深入患者闭塞的脑动脉内进行开通的方法。动脉介入治疗通常在专用的导管室内完成,治疗过程中,医生将约0.5毫米粗细的柔软导管从患者股动脉穿刺进入,导管通过微导丝的导引进入大脑内动脉血管,通过造影剂显影找到动脉栓塞处,释放支架后进行取栓操作。一般情况下,只要在股动脉穿刺处局部麻醉即可,必要时需要全麻。  “颅内血管非常娇嫩,脑内动脉壁厚度只有0.09毫米,是心脏血管厚度的十分之一。在如此娇嫩脑动脉里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有风险。”刘建仁这样形容,“生命就在一念之间,通过现代影像技术将颅内血管部位放大数倍,医生的操作非常精细,动作要很轻柔,避免损伤脑内血管;部分患者局麻下取栓时会有一定的不适,这是正常的现象。”  神经内科医生常常反复提及这样一句话:在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近期一项58353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在4.5小时时间窗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每减少15分钟,在院死亡率降低4%,症状性出血风险降低4%,步行离院率增加3%。因此,尽可能缩短这个时间窗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将会带来显著的改变。刘建仁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就要保证用上药,而这个时间内包含了就医途中、术前检查等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这就要求患者在发病之后1到2小时内就要赶往医院就医。通过动脉取栓的方法,原有基础上患者时间窗还可以延长2-3个小时,这会增加很多可以治疗的患者。”  风险和收益并存  通过动静脉联合治疗的方法,患者闭塞血管再通率大大提高,把很多病患从死亡线上救回。不过,动静脉联合方法的开展,需要建立一整套抢救体系,这是对医院管理等综合能力的考验。  九院在院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一整套应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体系,建立了24小时运行的脑卒中绿色通道,整合急诊、放射科、神经内外科、导管室等科室,制定科学的诊疗流程,由5位经验丰富的神经科主治医生在急诊轮班,确保脑卒中的患者到院后马上能够被识别出来,并在送院后一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治疗。  由于脑卒中的突发性,常常在半夜需要紧急为患者开展溶栓和取栓治疗。相对于以前单纯的静脉溶栓而言,动脉取栓需要120医生、急诊科医生、放射科、神经内外科、麻醉师、导管室医技护士团队的配合,医疗成本高于静脉溶栓。刘建仁说,“大家经过长期磨合,现在脑卒中患者的溶栓取栓治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难得的默契和信任,这也极大地提高了脑卒中治疗的效率,为患者赢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这种默契配合来源于医院的有效协调和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  在德国和美国留学期间,刘建仁看到过很多国际知名的脑卒中中心积极进行脑卒中再通治疗,这让刘建仁觉得动静脉联合血管再通治疗是未来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回到九院后,他便开始进行静动脉联合血管再通治疗,在上海走在前列。  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伴随着争议的。前一阵,介入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在医疗界仍有争议,上个月随着国际上几个重要的临床研究成果相继证明脑卒中动脉取栓治疗的有效性,让医生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动脉内取栓治疗术,已经被国际四个大型研究机构证实有效,国际脑卒中急救治疗指南将改写。去年一年,九院静脉溶栓数量是70例,平均是在发病三小时内用药,其中一部分是动静脉联合治疗,在上海处在前列。相比以前中国溶栓治疗率不足1%,这个数据已经相当领先了。取得的成绩也要归功于九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对各科室的全力协调。”  当然,任何治疗都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虽然美国FDA批准静脉溶栓治疗已经20年,在国外是一种常规治疗手段,甚至不需要用药前家属和患者签字;但在中国仍然面临着推广的难度,这和医疗体系、疾病宣教等多因素相关。目前的数据显示,静脉溶栓对30%患者有明显疗效,但是仍有1.5%到5%的出血概率。这样的客观和现实的阻力打击了医生进行溶栓治疗、改善患者病情的积极性。一些医生害怕意外,干脆不做。很多患者家属也往往不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宣教和双方的沟通。  “进行脑卒中介入治疗,医生将和患者一起面对很大的风险,还要深夜加班,但是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因为这对患者有利。”刘建仁认为,“经过近年来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动静脉联合治疗对于病患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将确实有效的方法用到患者身上,是每一个医生的责任。”  刘建仁认为,“动静脉联合治疗,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好的医生不仅有好的技术,更应该具备医者仁心,要以救死扶伤为使命,敢于承担责任,不能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逃避,患者家属一般都是理解医生的。”  刘建仁对于脑卒中救治体系的建立充满信心,他说,“上海的老年人多,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九院神经内科将在抢救危重脑血管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脑卒中急救通道的建立、动静脉联合治疗方法的普及,脑卒中急救的成功率将不断得到提高。接下来还希望能研发一些新材料、新技术造福患者。目前正在进行脑卒中临床疾病变化与治疗效果的规律性研究。随着脑卒中防治网络的建成,以九院为代表的市级脑卒中中心将积极带动下级医院构筑脑卒中预防和急救体系,提高县级医院脑卒中规范化防治水平,逐渐改变医生和患者的理念,为更多患者争取有效治疗的机会。”

刘建仁 2018-08-04阅读量8190

​ 类似为“小中...

病请描述:2018-02-12 刘建仁 上海九院脑卒中防治与宣教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类对医生和公众来说都是罕见的脊髓的疾病,硬脊膜动静脉瘘(最最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 一 位中老年男性患者,  8个月中曾经发作了两次右侧下肢无力,行走后出现,在外院诊断为“小中风”并且按照脑中风进行治疗,第三次发病后来我院急诊救治,收入院后次日,快速进展 为双下肢瘫痪、排便困难。脑部磁共振未见新发脑中风病灶,而脊髓磁共振发现脊髓水肿明显,胸段脊髓周围有血管畸形,结合临床和影像,诊断为硬脊膜动静脉 瘘。评估和择日给予选择性全脊髓血管造影和微创介入栓塞术,用最新的“医用胶水”,把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命门”:动静脉瘘口和连接的一小段引流静脉给予闭 塞,治愈了该病。当然,该病在造影和手术后往往会加重,需要逐步康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建仁患者 在术后2周,双下肢开远端开始有自主活动,肌力增加到2级;并进一步转到康复医院进一步康复。术后一过性会肠蠕动能力下降,需要禁食数天,结合灌肠,出现 肠鸣音,自主排便后,可以逐步添加流质、半流质等饮食,开始时可以辅以石蜡油等促进排便;切记术后即刻大量禁食,导致危险的肠梗阻;因为脊髓损伤后损伤水 平以下的肠道功能会减退,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脊髓血管造影和栓塞术前也要灌肠。术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抗凝,目的是使得引流静脉不要突然血 栓形成而闭塞,因为这个引流静脉既引流畸形血管也引流正常的脊髓血流,栓塞后,畸形血管来源的血供停止,引流静脉流速下降,会导致栓塞,从而导致脊髓损伤 加重,因此需要术后抗凝3月,抗凝要适合,要监测,避免大出血。 脑血管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主要是脑血管破裂 或者闭塞导致的疾病。相对而言,同样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中的血管病,由于发病率相对较低,大家了解较少。脊髓俗称“总筋”,就是从颈部一直到腰部的椎体 中的重要的神经组织,是连接四肢、躯干的周围神经和脑的重要部位,其损伤,将导致不能行走,手脚不能活动,肢体和躯干不同程度的感觉丧失,大小便不能控制 等严重后果。脊髓的血管供应和脑血管结构差异较大,主要是脊髓前方的一根从颈部一直通向腰骶部的脊髓前动脉,以及两根从颈部一直通到腰骶部的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和后动脉由颈部动脉分支、不同节段的胸部肋间动脉分支和不同节段的腰动脉的分支逐段加入供应。脊髓前动脉相对比较独立,侧枝代偿能力较弱,而脊 髓后动脉往往成为网状分布,侧枝供应往往比较好。脊髓前动脉的闭塞或者出血往往会导致脊髓的严重损伤。 脊髓血管的疾病主要包括:脊髓血管畸形,脊髓前动脉栓塞两种。前者包括硬脊膜动静脉瘘,脊髓周围动静脉瘘,脊髓内血管畸形,脊髓海绵状动静脉畸形(也称为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中相对多见的是硬脊膜动静脉瘘。 和其他脊髓血管畸形不同,硬脊膜动静脉瘘主要导致脊髓的静脉内高压、脊髓的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导致脊髓水肿、功能损害;而其他的脊髓血管畸形往往表现为出血以及出血导致的继发功能损伤。 硬 脊膜动静脉瘘往往起病隐匿,中老年男性多见,往往表现为肢体逐渐无力、大小便不畅、躯体和下肢麻木,磁共振发现脊髓水肿;很多患者被误诊为脊髓炎症,给予 大量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延误病情;一般疾病在2年后,脊髓全面不可逆的坏死,失去治疗的机会。该病在选择性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或者开放性手术后,往 往会加重,需要逐步康复,但是不给于根治,往往失去机会,2年后肯定完全脊髓坏死、截瘫、大小便功能丧失。该病根据血管造影上患者的畸形血管的解剖病理特 征可以选择微创介入或者开放性手术根治;如果根据血管造影结果,认为患者微创介入根治的可能性大,首选介入微创治疗;如果介入微创没有能够根治,那么可以 进一步进行打开椎板进行开放性手术,夹闭瘘口。 因此,如果患者表现为反复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躯体和下肢麻木,除了要考虑脑中风,还要全面考虑,是否有脊髓病变的存在,以免漏诊。 (上海九院  神经内科和脑脊髓血管介入诊疗中心 刘建仁 教授)

刘建仁 2018-08-04阅读量9002

鼻内镜:鼻部健康的&ldqu...

病请描述:(原创文章,谢绝转载)传统的鼻腔检查通过额镜反光、扩鼻器很难窥见鼻腔深部的病变,但现在去医院看鼻病,很多患者接触到了鼻内镜的检查,常会遇到医生拿着一根带光源的长长的镜子插进病人的鼻腔,这根镜子就是被誉为“鼻科领域革命性成果”的新器械”---鼻内镜。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余洪猛认识鼻内镜鼻内镜开始也叫鼻内窥镜,是内镜家族成员之一,为了对鼻腔深在腔隙进行检查,人们一直在探索更好方法。从用改进的膀胱镜到鼻科专用的鼻内镜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现在的鼻内镜系统主要由鼻内镜、光源、摄像系统、监视器、录像及硬盘存储系统等组成。鼻内镜是硬管镜,配有不同的视角,其良好的光学放大成像系统使得对鼻、鼻咽疾病的诊断更为直观和准确。鼻内镜系统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成像与图像存储、分析技术的结合为临床资料的积累与科研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的双鼻就好像两个千年的溶洞,从前鼻孔的洞口进去,里面就宛如深不可测的迷宫。进入洞口后可见狭窄顶部,是施管嗅觉的嗅裂,也是嗅觉“失灵”病变常在的部位;洞的内侧壁光滑平整,是分隔两侧鼻腔的鼻中隔,中隔前下端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在洞的外侧壁,从前至后、从下至上可以发现垂挂着大、中、小不同的三块“溶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下鼻甲、中鼻甲和上鼻甲,也是鼻炎的发病部位;在各“溶岩”间的秘密通道就是我们所说的鼻道,从总鼻道走到洞底顶壁就是鼻咽部了,是鼻咽癌的发病部位;然而鼻内部的结构还远不如此简单,其中还有四个不同大小的洞穴在不同的部位通过狭小的洞口与鼻道相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鼻窦,包括鼻腔外则的上颌窦、外后壁的筛窦、前上部的额窦以及后上的蝶窦,均是鼻窦炎的发病部位;另外,在各鼻窦之外还与眼眶、颅底、大血管及神经等相毗邻,真可以说是“洞中有洞,洞外有天”。如此复杂的结构单凭医生的一双肉眼是无法窥探出所有隐藏在洞内的“非法之徒”的。鼻内镜检查的应用尤如医生的眼睛进入到了患者的鼻腔,其良好的照明及光学放大成像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鼻内及鼻咽部的病变,如鼻咽癌、鼻腔鼻窦肿瘤、鼻息肉、鼻窦炎以及鼻出血的部位等,以便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说,鼻内镜检查是鼻部健康的“守护神”。鼻内镜检查的过程鼻内镜检查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检查时一般无明显的痛苦,患者在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以免产生麻醉药物过敏,检查时精神要放松,用嘴呼吸,配合医生,注意头部不要移动,以免检查操作时损伤鼻腔黏膜。检查时患者一般取坐位,头部固定,正视前方,检查前医生先会检查前鼻孔及鼻前庭有无异常,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鼻腔、鼻咽及鼻道等部位。一般鼻内镜先从总鼻道沿鼻底向后缓缓推进,同时观察下鼻甲的色泽、大小以及总鼻道、下鼻道有无异常,穿过后鼻孔后,进入鼻咽部,分别观察鼻咽顶后壁、侧壁、咽隐窝、咽鼓管圆枕是否有新生物、局部是否隆起、表面是否粗糙以及咽鼓管开口是否受堵等,然后将鼻内镜慢慢向外退出,镜头稍向上抬,观蝶窦口、嗅裂、中鼻道、上颌窦及筛窦等开口处,观察有无新生物、脓性分泌物及出血等异常,最后退出时观察鼻中隔前端。  什么情况下应考虑行鼻内镜检查有长期鼻塞特别单侧鼻塞时可在鼻内镜检查下明确是否鼻腔结构的异常或鼻内新生物;鼻内分泌物多,特别是分泌物中带血可在鼻内镜检查下明确分泌物的来源;鼻出血可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以便作进一步的止血处理;嗅觉功能障碍内镜检查可明确嗅神经感受区是否存在病变;回吸性鼻涕带血可在鼻内镜下检查排除鼻咽癌等肿瘤的可能;颈部发现肿块可能为鼻咽部肿瘤的转移淋巴结可行鼻内镜检查鼻咽部明确原发病灶;另外,一些不明原因的头痛、复视等亦可能由鼻、鼻咽部的病变引起,可行鼻内镜检查加以排除。除罹患鼻部疾病的人需检查鼻内镜外,当一些患者患有其它部位恶性肿瘤疾病时,也应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另外,由于鼻咽癌有家族遗传易感倾向,有鼻咽癌疾病家族史的正常成人也应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一般可1至2年检查一次。解读鼻内镜检查报告1.鼻甲肥大代表什么含义?临床上常见的是下鼻甲或中鼻甲的肥大,一般来说这是鼻腔炎症的一种表现。急性鼻炎时,中、下鼻甲多为充血肿大,并可见鼻腔脓性分泌物;慢性鼻炎常见下鼻甲肥大,黏膜表面不平滑或呈桑椹样变化,鼻腔内可有少量粘涕;过敏性鼻炎的鼻甲肥大多伴有鼻黏膜的苍白水肿;患者对单纯的鼻甲肥大不必过分紧张,如合并鼻塞、流涕等症状可到医院就诊,一般只需通过药物治疗,只有极少数的经反复用药治疗无效的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2.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一定为变为癌症吗?由于鼻腔、鼻咽是与外界气体接触的第一道门户,加上鼻咽部淋巴组织较为丰富,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鼻咽淋巴组织会出现增生的现象。因此,鼻咽淋巴组织增生多为鼻咽部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转变成癌症。对一些淋巴组织增生特别明显,表面欠光滑或伴有回缩鼻涕中带血的患者可能要根据医生的嘱咐,经常到医院来进行鼻内镜的复查,一般前一年内每2至3月一次,之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3. 为什么耳部出现异常后,医生有时也让患者去做鼻内镜检查?患者出现耳闷、耳鸣或听力下降时,医生有时会让患者去做个鼻内镜检查,患者常感到非常纳闷,往往很难理解医生的做法。其实鼻咽部与耳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鼻咽部是通过一个狭长的咽鼓管与中耳腔相通的,鼻咽部的肿瘤或炎症可导致咽鼓管阻塞,从而引起中耳腔的负压甚至积液,常表现为耳闷、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不仔细检查鼻咽部,就可能延误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 鼻内镜检查后医生为何建议某些患者进一步做活组织病理检查或CT检查?鼻内镜检查可以发现鼻、鼻咽部的病变部位,当医生怀疑病变为肿瘤时,常需要在局部咬取一块组织送去做病理检查,因为病变的性质是必须根据病理诊断的结果来明确。但对于血管瘤,由于咬取组织时易导致大出血,故一般不取活检,而是通过CT加造影剂检查来初步明确诊断,另外对其它一些良性病变或炎症性病变,如鼻息肉、鼻窦炎等均可通过CT来明确病变的范围,这对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鼻内镜检查后,医生常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建议或处理。

余洪猛 2018-08-04阅读量1.2万

小孩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

病请描述:不知道有多少家长问过我这个问题,家长所担心的是小孩太小,不忍心做手术,还有的家长认为小孩的腺样体会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缩小的,所以就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而却没考虑到在等待腺样体逐渐萎缩的过程中,身体的生长发育也在同时受到影响,结果在门诊我会经常看到因家长的不理解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余洪猛我个人经验是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影响到呼吸,睡眠出现打鼾,张口呼吸,鼻窦炎或中耳炎反复发作,有时甚至呼吸暂停,需尽早行手术治疗,否则因长期睡眠缺氧会影响到大脑和身体发育。还会因长期张口呼吸引起上颌骨及牙齿向外凸畸形生长。腺样体手术可在鼻内镜直接观察下用微创切割刀头将其切除,以前传统手术方法主张4岁手术,主要担心小孩太小,出血的话容易将血误呛入气道,现在鼻内镜直视下用切割刀头进行手术,手术精准,创伤较小,而且将腺样体切除后可在鼻内镜直视下用双极电凝或等离子止血,不但有止血作用,而且复发的概率明显降低,所以如果患儿有严重睡眠呼吸阻塞症状,不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小孩腺样体的手术均选择全身麻醉,这样可避免因局麻而造成小孩心灵上的创伤。不少家长认为全身麻醉会影响到小孩的智力,其实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腺样体手术后短期内仍有可能出现打鼾、鼻腔分泌物多、口腔异味、鼻音重等现象,这是由于手术后伤口出现水肿以及炎症反应所致,伤口的愈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症状的改善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家属不必过分着急、紧张,术后要找手术医生复查。鼻咽侧位片能准确评价样体肥大的程度.有些病人常问是否用等离子手术,我的经验是在腺样体用切割刀头切除后,再用等离子作止血用还是可以的,其他的就谈不上了。

余洪猛 2018-08-04阅读量1.2万

尿道狭窄的术前检查与准备

病请描述:     尿道狭窄导致排尿障碍,无论前尿道还是后尿道狭窄,都需要对疾病进行全面了解,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尿道狭窄的术前检查项目作为常规的治疗流程,不应忽视其重要作用。术前的尿液细菌检查,培养及相关的抗炎处理都是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术前检查为了解尿道狭窄的部位、数目、程度、长度、狭窄周围瘢痕组织情况。 一般检查包括详细体检及既往手术史,尿道及生殖器的专科体检,尿液细菌性检查及药敏试验。影像学检查包括膀胱尿路造影,CT三维重建及尿道磁共振成像,尿道超声,软性膀胱镜或尿道镜检查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金重睿    术前充分准备及治疗尿道感染,尿道及尿道周围感染是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尿道狭窄伴有尿梗阻及排尿困难者先行膀胱造瘘,待尿道休养3-6月待炎症水肿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疤痕组织致使尿道自身抗菌减弱,给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使用敏感抗生素确保细菌感染至最低水平。术前对手术区域特别是会阴部、下腹部及阴囊有无异常情况,会阴及下腹部的清洁,是很多病人忽视的细节。    尿道狭窄的手术时间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后尿道狭窄:受伤之后6个月,近1个月内无尿道扩张操作。尿道扩张因慎重进行,反复尿道扩张出血加重局部瘢痕,强行扩张易形成假道,对进一步手术带来麻烦。所以对于尿道狭窄行手术者,建议近1个月内不能有尿道扩张操作,而距离上次手术或损伤时间至少在3-6月以上。前尿道狭窄应根据患者局部条件来选择手术时机。

金重睿 2018-08-02阅读量5310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对生殖和生...

病请描述:【孙大夫名医话】性传播疾病中的衣原体和支原体董哲  七院男科  今天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临床诊治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具有难检出、假阴性率高、易反复等特点。当检测出支原体、衣原体阳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患了性病,觉得面上无光。但事实上没有必要紧张过度,面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时,需冷静处理,正确全面地认识衣原体和支原体。什么是衣原体和支原体?支原体跟衣原体都是致病微生物。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它存在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衣原体以及兽类衣原体。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以及生殖器支原体等四种。除肺炎支原体外,其它均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是什么表现?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生殖器官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前者可引起性传播疾病在社会上的蔓延,后者女方感染后易引起继发不孕,怀孕后引起胚胎停育,胎儿感染等。男方则会影响精子质量,导致男性不育,临床表现主要为:1.宫颈黏膜炎:常呈无症状感染,有症状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异常,非月经期或性交后出血。体查可发现宫颈充血、水肿、接触性出血、宫颈管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壁黏膜正常:2.盆腔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下腹痛、腰痛、性交痛、阴道异常出血等。体查可出现相应炎性区域可有压痛或肿块等:3.尿道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体查可有尿道口充血红肿,可有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4.直肠炎:一般病情重者,可出现直肠疼痛、便血、腹泻或黏液性分泌物:5.眼结膜炎:出现眼睑肿胀,睑结膜充血及滤泡,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而泌尿系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绒毛膜羊膜炎及早产。如何确诊?采取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做检查。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如何治疗?1、抗生素治疗针对性用药。2、中药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生殖系统感染属于中医“热淋病”的范畴,通过相关的症状进行辩证论治,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预防1、强调生活方式咨询和性健康教育如不能共用卫生洁具、分开清洗衣物等,避免夫妻之间交叉感染:2、可体检筛查,发现早期无症状感染者,提前预防:3、及时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科室介绍:男性病科是上海市公立医院专业男科,在科主任孙建明主任医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诊疗男性病为特色。男性病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规培生带教基地,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学是上海浦东新区重点学科2017年男性不育症入选上海市卫计委优势病种建设项目2017年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特色治疗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中医药特色品牌(阳痿病)入选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入选浦东新区“传统型临床示范学科(不育症)”2011年被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授予浦东中医药系统“名科”称号2009年被浦东新区卫生局评为“不育不孕特色专科”科室专病门诊设有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科室治疗特色:主要治疗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异常勃起)、精索静脉曲张、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泌尿生殖道炎症(龟头炎、精囊炎、附睾炎、血精等)、包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等男科疾病科室人才建设:“浦东新区名中医”孙建明主任医师、“上海市杏林新星”1名、“浦东新区中医青年骨干”1名、“七院名中医继承人”1名、“七院启明星”1名,“七院新星”2名学科科教情况:近年来获科研课题15项,主要研究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等。发表SCI、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近五年举办国家级、上海市级、区级等继续教育项目15次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三、四、五上午普通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

孙建明 2018-08-01阅读量1.3万

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法与传统开...

病请描述:肝内外胆道结石为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病情复杂,接受治疗后反复发作,传统手术方法术后残石率为30.6%,再手术率为37.1%。治疗难度较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凭借其优势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1、资料本次研究所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收治的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分为经皮肝穿刺组(PTCS)、开腹组各30例进行研究。患者性别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43.5±5.9)岁,所有患者均有剖腹行胆囊切除病史,胆总管切开次数为1~3次。经过对比分析表明,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均未存在差异。2、方法应用传统开腹胆道镜取石术对30例开腹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PTCS30例。PTCS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是以硬质胆道镜加清石碎石系统及钬激光碎石为主,结合纤维胆道镜进行碎石取石,具体治疗表现如下:首先进行瘘管建立,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或在B超引导下经皮肤至肝内胆管至入导管,建立起一个与外界相互连通的瘘管直接通向肝内扩张的胆管。经鞘管插入硬性胆道镜,使胆道镜直达目标胆管,然后连接上碎石系统,利用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并经鞘管流出体外。当胆管的转弯角度较大时改用纤维胆道镜。使用网篮将其套出或钬激光将其击碎后经鞘管流出。胆管较为狭窄的患者直接使用镜身进行扩张,然后行较硬支撑导管置人操作。手术结束之后根据造影结果对拔管时间进行确定。3结果给予2组患者相应治疗之后,PTC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短于开腹组,平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TCS组术后镇痛、术后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开腹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4讨论“取净结石、解除梗阻、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是胆道手术的基本原则,采用PTCS治疗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其技术是有优势的,其依据为:①术前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及在B超引导下经皮肤至肝内胆管至入导管,避开了血管,使穿刺获得成功。②窦道的扩张是由小号到大号的扩张器在C臂的监视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避免了突然的扩张而造成大出血的机会。③窦道壁由于有鞘管的保护,可以产生一定的压迫作用,降低了术中出血的机率。其优点如下: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由于经皮肝穿只有一个大小约0.6cm的穿刺口,避免了传统手术对腹壁肌肉损伤所导致的疼痛。②对腹腔内干扰少,由于经皮肝穿没有进入腹腔,术后对腹腔的干拢很少,不会造成像传统手术那样会反复横断腹壁的肌肉,分离腹腔,至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无需禁食,胃肠功能恢复较快。③术中出血较少,由于窦道壁有鞘管的保护,术后又有同大小型号的引流管支撑,所以出血会较少。④具有可重复性,由于结石的复发率高,不可能每次结石复发后均剖手术,而使用经皮肝穿刺可能重复操作,对患者的干扰较小,也更为患者所接受。⑤由于没有开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进食时间较早,肝功能恢复较快,缩短了住院的时间,降低了住院的费用。综上所述,应用PTCS取石术对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微、恢复快、经济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引自黄国增等,新疆医学,第46卷第6期

赵刚 2018-07-27阅读量9344

前列腺增生悄无声息地危害您的...

病请描述:年龄在增加,您夜晚如厕的次数增加了吗?漫漫人生,您经历了无数次人生的洗礼,漫漫长夜,您是否依然经受着无数次如厕的痛苦呢?尿频、夜尿增多,成为困扰老年男性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您刚刚经历,或者您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你是否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经历如此痛苦呢?当然,在医学上,能导致夜增多的原因很多,比如: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核等,但对于老年男性,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前列腺增生,也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所说的“前列腺肥大”。研究表明,男性45岁以上就会发生前列腺的病理改变,大部分以细胞增生肥大改变为主,但并不是说男性到了45岁以后就会发生尿频等前列腺增生的症状,80岁以上的正常老年男性,几乎百分之百存在病理学上的前列腺增生,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男性都会经历尿频的痛苦,所以,年龄不是决定您是否需要治疗的因素。如果您夜晚小便的次数比以前明显增生多了,不管您是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不管您有多忙,您都需要及时就医了,因为,前列腺已经开始影响您的健康了。那么何为夜尿增多呢,一般情况下,正常男性的夜尿次应该小于1次,如果您每夜需要起床2次小便或更多,那么您需要提高警惕了。如果您不幸已确诊前列腺增生,请不要悲观,前列腺增生不是不治之症。我们针对前列腺增生的“武器”有很多,也很先进,有保守的,也有积极的。如果您刚刚确诊,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解决您的痛苦,目前,治疗前列腺的药物门类繁多,服用药物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或药店去购买,遵医嘱服用。如果你已经历了长时间的排尿困扰,长期的尿频,排尿费力,小便变细,排尿无力,经常有小便排不尽的感觉,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候还有小便带血,有时还会湿裤子,药也吃了,可是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您需要进一步就医了,您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治疗了。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让患者免受“开肠破肚”之苦临床上,对于确诊前列腺增生,如果合并反复尿路感染,前列腺来源的反复血尿,膀胱结石,反复尿潴留,合并疝气等,这种情况都是提示我们,您的前列腺需要手术治疗了。目前,前列腺手术基本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开一条长长的口子了,在学术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近年,等离子及激光等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效果明显,而且出血明显减少,受到医生和患者的热烈欢迎。那些病人不适合前列腺微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以下病人需谨慎。1、急性尿路感染期,应该的感染有效控制后才能考虑微创手术治疗;2、合并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3、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人;4、合并难以控制的心脑血管疾病,无法承受手术麻醉风险的病人;5、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且无法暂时停药的病

黄建华 2018-07-25阅读量6848

肛裂不再‘&rs...

病请描述:周先生两周前自觉肛门周围有一肿块,硬块逐渐肿大、变硬,遂来岳阳医院肛肠科就诊,门诊拟“肛瘘”收治入院,并择期手术治疗;当肛肠科王振宜主任告诉他这是肛裂继发感染而引起的肛瘘时,周先生惊讶不已。回想自己前两年的确奔波于治疗肛裂的路上,只是后来好像也没有感觉大便后肛门疼痛、出血、便秘什么的了,还以为肛裂早就痊愈了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听似井水不犯河水的疾病是如何不期而遇的呢?  肛裂是什么?  肛裂是指肛管齿状线以下皮肤全层纵向裂开或形成梭形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肛裂主要临床表现是排便疼痛,有典型周期性并伴少量肛门出血。肛裂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多见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肛裂绝大多数发生于肛管后正中,这与外括约肌结构及该部位的血液灌注较差有关。肛前裂不超过 10%为女性 ,而男性中仅 1% 属肛前裂。肛裂位于肛管侧方时要注意患者有无 Crohn 肠病、结核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  通常认为,肛裂与便秘或大便时损伤有关,也可因为大便次数增多和腹泻引起,与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有关。但近期临床研究证明,只有约 20% 病例在发生肛裂前有便秘史。  肛裂急、缓有区别  急性肛裂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出血。疼痛在便前便后出现,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导致患者恐惧排便,大便越积越干硬难解,疼痛更剧烈,行成一恶性循环。  慢性肛裂有较典型体征,裂口肛缘质地较硬的哨兵痔,为炎性刺激导致,肛裂齿线部位肛乳头肥大增生明显,肛裂部位内括约肌纤维化行成栉膜带,所以肛裂一旦发展为慢性,一般出血较少或不出血。  肛裂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新近发生的肛裂多可采取保守治疗,软化大便、粗纤维饮食、坐浴等。大多数的急性肛裂可行保守治疗,但有约 50% 的急性肛裂患者经过数周的保守治疗后则转变为慢性肛裂。  2外科治疗  保守疗法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内括约肌痉挛,复发率高。所以当外用药物治疗失败时,外科手术治疗则是主要而有效的方法。手术切断内括约肌,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打破缺血与痉挛相互影响这一恶性循环,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肛瘘是什么?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及瘙痒等。国外有学者报道,每十万人口有8.6人罹患肛瘘(非特异性肛瘘占90.4%、结核性肛瘘占0.2%、肛裂发展成的肛瘘占3.3%、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的肛瘘占1.5%、克罗恩氏病并发的肛瘘占1.3%)。可见肛裂患者因局部感染而形成肛瘘者大有人在。  肛瘘的治疗  肛瘘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多需手术治疗。常见的术试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术、纤维蛋白胶等。目前尚没有一种手术方法可适于治疗所有的肛瘘,具体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手术方法主要取决于手术者的经验。但肛瘘的治疗所达到目的相同,即:明确肛瘘的解剖结构;排脓;清除瘘管;避免复发;尽量保全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避免肛门失禁。  那么在阻止肛裂与肛瘘的不期而遇的路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岳阳医院肛肠科王振宜主任提醒大家:肛裂不可小觑,积极治疗的同时重在预防,以下5点需注意  1、每天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切忌努挣,若大便干燥硬结难下,可使用开塞露或口服麻油润肠通便。尽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治疗,切忌盲目服用泻药、番泻叶或市面上其他通便药物。2、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食不可过精,要粗细粮搭配,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尽量多摄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局部按摩、适度的提肛锻炼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4、肛周湿疹、皮炎、瘙痒等会导致肛周皮肤硬化病,使得肛周皮肤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要积极治疗。  5、注意保持肛门部的清洁卫生,便后及时清洗肛门,避免感染。肛隐窝炎症、肛乳头炎及肛管皮肤损伤因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9108

痔病和怀孕—&m...

病请描述:痔疮:定义痔疮是位于直肠肛门粘膜下的自然血管结构,动脉多于静脉需要分辨痔疮属于自然解剖结构,而痔病则属于该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痔疮:解剖肛门正常血管结构      需要鉴别:内痔:肛管上段粘膜下的部分,起源于直肠上动脉的三个分支外痔:肛门皮下,起源于直肠下动脉环绕在肛门出口的血管解剖三个痔核功能性解剖参与精细控便:闭合肛管:占15-20%静息压 具有区分感觉和温度的直肠受体痔病的定义“痔疮”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emorhein”, 表示出血,《痔病是动静脉感染伴随血液流变和内皮结构改变》流行病学发病率在4%到86% (!),高发于45-65岁之间(根据已知的文献显示)大约1/2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至少经历过一次痔疮急性发作占到肛肠科就诊的2/3的病人病生理学最初出现变化 :内痔肿胀,嵌入肛管,括约肌的挤压,感染和肿大,出现的症状:出血伴随或不伴随疼痛.病生理学多重机械和血管因素组织下胶原变性疾病 :伴随动脉侧枝压力增高伴随鲜血外渗.破坏了牵系组织的系统,并损伤了肛管粘膜诱发因素痔核中有雌激素受体.排便障碍: 传输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 腹泻其他:家庭遗传,久坐,运动,饮酒,吸烟,辛辣食物:没有确定的验证病生理学: 怀孕的作用激素改变:在怀孕和生产时候具有重要影响血管高压 在怀孕期间:有导致痔疮肿胀的倾向病生理 : 怀孕的因素便秘,怀孕时期极常见症状:上厕所时候反复努责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加且呈酸性(例如:不耐补铁)生产时用力过度:痔疮屏出,伴有肿胀和血栓并发症根据出现的频率痔病有以下三种情况 :. 1 出血. 2 血栓形成. 3 脱垂1、便血 : 内痔并发症鲜红色血液在排便后点滴而下,或收纸沾血,通常无疼痛发生的情况多样,有时是无意识的储蓄额,有时是用力解便以后可能导致慢性贫血鉴别诊断:低位结直肠溃疡内痔便血和怀孕通常无疼痛的感觉,极少是严重的当出现症状会引起过度焦虑(往往严重性被患者高估).如果出血很多,会以为是溃疡性出血很少会导致缺铁性贫血2 、血栓性痔 : 主要是外痔诊断 :持续3-8天程度各异的持续性疼痛蓝色肿大包块,单发或多发,有时伴有水肿血栓痔 (suite)转归 :3-8天疼痛消失血栓经过一段时间(2-3周)被吸收有时,在肛门周围形成一个皮丘样隆起,被称为“皮赘”鉴别诊断:肛周脓肿血栓痔和怀孕是产后前往肛肠科就诊占第一位的病重.产后发病率达12%临床表现极其多样:从无痛到极度敏感.血栓痔和怀孕: 诱发因素便秘: 解便困难,又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难产:产后闭经四十周巨大儿血栓内痔有时,血块在肛门内内痔血栓和外翻.这类血栓疼痛剧烈.该病症演变类似于血栓外痔,外痔血栓和怀孕:诱发因素(suite)怀孕初期长时间工作剖腹产可以降低发生率:  4% de 仅4%剖腹产后发生血栓外痔而顺产妇女发生率为20%血栓内痔:临床表现 - 疼痛明显,肛门有物局部或环状脱出无法回纳伴随渗出液体 - 脱出物呈暗黑色伴水肿 - 数天后疼痛和水肿随血栓吸收而消除血栓痔的鉴别诊断:肛裂问诊发现肛裂症状解便时候有撕裂样疼痛解便后疼痛暂时缓解短暂缓解后出现第二波疼痛诊断:肛管张力增加和裂口3、脱垂痔核脱出肛门局部或环状发展:可以自行回纳,继而需要手托回纳,无法回纳伴渗液排出直肠脱垂或产后肛门撕裂伤内痔脱垂脱垂分期- I期:内痔没有脱出,仅在肛门镜检查有力排时可见- II期:排便时痔核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III期:排便时痔核自行脱出肛门外,便后需要手托才能回纳- IV期:脱垂性痔疮,可以看到痔疮粘膜,无法自行回纳痔病的其它并发症剧烈疼痛的环状多发血栓痔(抗炎性非甾醇类药物治疗,继而即刻手术治疗)粘膜脱垂性痔(外科手术:痔疮切除术)痔疮和怀孕的病生理:治疗方法介绍治疗原则治疗是为了去除症状采取局部治疗的方法并且消除症状药物治疗为首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则选择器械治疗仅1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局部:栓剂,药膏成分:激素局麻抗凝药如肝素维生素 P黄酮类化合物…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没有一种文献比较这多种的治疗方法自我治疗非常重要哺乳期间照样可以使用局部治疗通常在法国使用,除非是《vidal》医疗手册中的禁忌证治疗方法人们总是认为头痛需要口服止痛片,却常常忘记肛肠科疾病也是需要的!!孕期和产后对乙酰氨基酚类止痛药是首选其他治疗方法消炎药是孕妇产生急性疼痛时候的禁忌药物吗啡类药物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的治疗方法静脉增强剂:使血栓吸收,可以在怀孕期止痛在严重水肿的情况下,可的松可以局部或口服使用如果是环状混合痔伴血栓疼痛剧烈可以静脉滴注激素或止痛药根据症状程度来选择治疗  <小>血栓外痔局部用药:含止痛和促愈合的乳胶,如太宁®每次便后使用,连续两周生活习惯改善(注意饮水,饮食调整,等...)大便软化药(FORLAX, LAXAMALT)口服静脉增强剂,但并非必须针对症状的治疗内痔局部用药(栓剂)口服大剂量静脉增强剂(或联合使用扑热息痛药,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治疗AINS (anti inflammatoires non stéroïdiens) : 非甾体抗炎药:只能用于产后极度疼痛的产后血栓:非甾体类消炎药AINS禁忌症:进行性消化道溃疡- 非哺乳的产妇:PROFENID® (Kétoprofène) (酮洛酚)口服每50mg一枚的胶囊2粒一次,饭后服,2次/天,持续3-5天,同时服用保护消化道的药物- 哺乳的产妇:NIFLURIL® (acide niflumique) (氟尼酸 )口服250mg/胶囊,每天3次,饭后服,持续5天,建议最好是在母乳分泌减少时候药物治疗失败后如果血栓外痔药物治疗失败,有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果仅仅是单纯性血栓,没有水肿,可以采用血栓切除术:可以在局麻下将血栓彻底切除,(不能使用肾上腺素)如果是血栓伴水肿则治疗并不彻底血栓切除术在局麻下行血栓切除术最好是在血栓产生三天以后,抗炎药和局部用药无效的情况下:体位:- 采取跪式,1%利多卡因(如果是产后可以加肾上腺素)注入血栓-“T”形切开- 用剪刀剥离血栓切除术做部分皮瓣切除,避免过早开口闭合- 止血. 凝胶海绵. 用3个0的缝线在肛管粘膜和内括约肌处缝合一针器械治疗由肛肠科医生操作很少用于产后出现的血栓痔(是器械治疗的禁忌症)非常常用于内痔脱垂并不严重的患者(否则采取根治手术)器械治疗方法种类红外线照射胶圈套扎冷冻疗法手术产后尽量避免因为,荷尔蒙改变使创面愈合非常困难痔疮症状会随着产后而逐渐减轻总之,仅有30%的妇女在产后六周仍旧被痔病困扰痔切除术A proposer en cas de :适应症échec du traitement médical ou  : 药物治疗无效PROLAPSUS HEMORROIDAIRE ou :脱垂性痔THROMBOSE CIRCULAIRE环状痔伴血栓=根治手术   = intervention radicalePrincipe de l’hémorroïdectomie : 痔切除术原则dissection de l‘ensemble du coussinet hémorroïdaire, 切除痔核libération du sphincter anal interne,松解内括约肌ligature de l‘artère hémorroïdaire. Il reste alors une plaie ouverte que l’on peut suturer (chirurgie de Ferguson) ou laisser ouverte.结扎痔动脉,留下一个可以缝合的创面(闭合式)或(开放式)痔切除术总之,这种外科手术要在数天后才能缓解疼痛,当肛管创面完全恢复以后总结:痔核脱出:是孕妇和产妇的常见症状局部治疗是首先方法采用适合的剂型和剂量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如果是剧烈疼痛的患者:激素用于怀孕期,而非抗炎性非甾醇类药物用于产后如果失败......找肛肠科医师  感谢王振宜医生全力组织和联系促成这次会议和旅行的成行波尔多的肛肠科François PIGOT教授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助产士 Florence ROUANET夫人,认为我会不虚此行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