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多食 > 内容

多食内容

吃对饭,养好身:揭秘健康抗癌...

病请描述:吃对饭,养好身:揭秘健康抗癌的饮食密码——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 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我既拿手术刀,也做微创消融,更坚持线上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解答过超10万条健康咨询。今天,我想用最轻松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吃”这件小事里藏着的健康大学问! 一、食欲管家:瘦素VS饥饿素,谁在操控你的胃口? 有没有发现?刚吃完炸鸡,路过奶茶店又走不动道?其实是体内的两位“食欲管家”——瘦素和饥饿素在打架! 饥饿素(胃部“开饭闹钟”):胃空了就疯狂分泌,让你“饿到心慌”,还会促进脂肪储存。 瘦素(脂肪“刹车系统”):脂肪越多分泌越多,本该喊停食欲,但肥胖者常“听不到刹车声”(瘦素抵抗)。 科学投喂指南: 早餐选蛋白质(鸡蛋、豆浆),压制饥饿素更持久; 碳水选粗粮(燕麦、杂豆),避免血糖过山车; 远离油炸食品,它们会干扰瘦素信号,让你“越吃越饿”。 二、五大饮食陷阱:悄悄偷走寿命的坏习惯 《柳叶刀》研究显示:全球每年1100万人死于吃错饭!这些习惯你中了几条? 不吃早餐:糖尿病风险飙升59%,脂肪肝排队找你; 狼吞虎咽:5分钟吃完,脂肪肝风险涨81%; 深夜干饭:脑出血风险+44%,消化力只剩白天30%; 高盐饮食:国人日均吃盐9.3克(超标近1倍),脑卒中风险激增; 烫食上瘾:65℃以上热饮是2A类致癌物,食管癌患者90%爱“趁热吃”。 划重点:健康不是饿肚子,而是规律三餐+细嚼慢咽+控盐控糖! 三、抗癌新思路:脂肪细胞竟能“饿死”肿瘤? 别嫌弃你的“小肚腩”!《Nature》子刊最新研究发现:改造脂肪细胞的代谢途径,能让它们变身“营养掠夺者”,和癌细胞抢饭吃! 原理:激活脂肪燃烧基因(如UCP1),疯狂消耗葡萄糖和脂肪酸,让癌细胞“断粮”; 效果:在乳腺癌、胰腺癌等模型中,肿瘤生长被显著抑制,胰岛素水平下降,血管生成减少。 温馨提示:这项技术还在小鼠试验阶段,但给了我们重要启示——保持适度体脂,别盲目追求“骨感美”! 四、隐性饥饿:现代人最危险的营养不良 你以为吃饱了就没问题?错!70%的慢性病与“隐性饥饿”有关——热量过剩,但维生素、矿物质严重不足。 自查清单:✅ 疲劳犯困、伤口愈合慢→缺锌、维生素C;✅ 情绪暴躁、失眠→缺B族维生素;✅ 频繁感冒→缺蛋白质、维生素D;✅ 儿童生长迟缓→缺钙、铁。 对策: 每天吃够25种食物(蔬果、杂粮、坚果轮换); 少吃那些精加工食品(损失80%的B族维生素); 补充优质蛋白(鱼虾、豆类),增强免疫力。 五、抗癌成功者的共同秘诀:细节决定生死 四川省肿瘤医院总结:抗癌成功的人,都做对了这4件事! 定期复查:早期揪出复发苗头,别等有症状才行动; 加固免疫力:优质蛋白+维生素C+充足睡眠(晚11点前入睡); 戒掉坏习惯:吸烟、酗酒、熬夜→癌症复发的“加速器”; 心态不崩盘:低潮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 费健主任的推荐理由 为什么我坚持科普?因为太多人因“无知”付出健康代价!比如: 甲状腺疾病患者:隐性饥饿(如硒缺乏、碘过量)会加重甲功紊乱; 减肥人群:盲目节食导致代谢失衡,反而诱发脂肪肝。 记住:身体是精密仪器,吃对、睡好、心态稳,才能远离疾病。从今天起,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吧! 互动时间:以上知识点你做到了几条?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健康妙招!  

费健 2025-04-23阅读量112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曾晖 2025-04-18阅读量24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孔敏蓉 2025-04-18阅读量24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郑志坚 2025-04-18阅读量21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张寅 2025-04-18阅读量15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林伟弟 2025-04-18阅读量17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许萍 2025-04-18阅读量10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张东兴 2025-04-18阅读量21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贾筠 2025-04-18阅读量14

人大代表来了!深入调研办&l...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高白云区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白云区新市街人大工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筹建辖区内养老事业出谋划策。4月1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国雄,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敏,区人大代表、新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喻佳,区人大代表黄健森、贾慧走访调研新市街颐康中心,了解中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新市街道公服办、党政办、公服办、西街社区居委会、紫荆社区居委会陪同调研,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副院长宋生生,院长助理暨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等一行人接待。读书推荐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把“食”事办实推动康养助老和配餐送餐服务齐头并进、提质增效,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是白云区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实地调研颐康中心时,代表们深入考察了康复大厅及全托护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市人大代表梁国雄表示,“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为依托,通过专项调研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工程,从而了解新市街道老年群体的实际养老需求与服务难点,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有数据统计,白云区户籍人口119.4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0.04万人,老龄化程度16.78%。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2024年,白云区提出了全面实施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白云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区内如期建成的颐康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运营全面启动,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市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吴耀波介绍,新市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设康复大厅和全托中心,并辐射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及配套助餐点,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辖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约5000人,其中包含逾600名高龄、独居、特困及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营,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谭明华院长提出基础服务创新理念:“民以食为天,让长者吃上放心餐是我们最基础且关键的保障。”他强调,助餐工程是撬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支点,继而联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服务模块,形成可持续的运营生态。据统计,自医院承接运营后,中心第一季度累计已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午餐助餐服务5364 人次,为行动不便长者送餐上门1091 人次。“我们长者饭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菜品味道要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二是保证食品安全、价格适中,保持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吴耀波说。读书推荐依托三级医院优势,探索具有白云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实地探访后,各人大代表与医院领导举办了专项座谈会,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老年膳食保障机制建设,开展服务模式研讨与需求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共识。谭明华院长表示,与周边街镇相比,新市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补贴力度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选择长者饭堂就餐的积极性,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申请筹协调社会资源,通过申请经费补贴、优化订餐系统、增加餐品种类等措施,让周边长者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新市街颐康中心将着力构建"个性化供餐+精准配送"的膳食保障体系,未来也会重点探索智慧化养老路径创新,推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健康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前布局“科技助老”服务样板。根据规划运营,新市街颐康中心选址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住院部6号楼首层,临街且靠近医院康复大厅,方便长者出入。下一步中心会凭借地理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以医康养、失能照护为重点,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家政养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面形成“1+1+N”服务网络,即一个三级综合医院+一个颐康中心+N个颐康服务站的创新模式,助力白云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顾正田 2025-04-18阅读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