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头晕头疼 > 内容

头晕头疼内容

梅毒治疗的“陷阱...

病请描述:赫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中文直译全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最早由奥地利皮肤病学家Jarisch Adolf Herxheimer、Karl Herxheimer两兄弟在应用汞、砒霜及铋治疗梅毒过程中发现,患者表现为高热、大汗、盗汗、恶心及呕吐症状,皮肤病变扩大、恶化等,随着治疗进程的继续上述反应消失、缓解,表现为一过性、暂时性“恶化”,此反应因发现者而命名。 1.诱发原因 赫氏反应的诱发原因是由于药物对梅毒螺旋体的杀灭作用太强,导致梅毒螺旋体大量死亡,大量有害物质从死亡的梅毒螺旋体内溢出以及机体内部的变态反应引起机体出现的不适反应。 2.临床表现 类赫氏反应病理改变主要为病灶中毛细血管扩张,中性粒细胞渗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聚集,结节形成及病灶坏死,多累及肺血管、浆膜和淋巴结,表现为肺部病灶增多增大、浆膜腔积液、增多或新生淋巴结肿大。新出现病灶内、浆膜腔积液中无结核菌存在。 临床表现为高热等结核中毒症状加重,肺部结核病灶增多增大,新出现胸膜腔、心包、腹膜腔等浆膜腔积液或原有浆膜腔积液量增多,颈部、肺门和(或)纵隔、腹腔新生淋巴结肿大或原有淋巴结肿大急剧增大、软化。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菌阳(涂阳培阳集阳)治疗的强化期,4—8周,平均17.2天,20—180天,症状缓解或消失,痰菌阴转,但肺结核暂时增多,突然再次出现咳嗽咯痰、发热胸闷、胸疼、腹胀腰疼、头疼头晕,但痰、胸水、淋巴结均无结核菌存在,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不升高,胸片病灶明显恶化,胸痛加重,新结核出现,呈现矛盾现象,肺门、纵隔、腹腔颈部、锁骨上、乳腺淋巴结肿大,甚至出现大量胸水腹水、胸壁结核、腹股沟淋巴结核。很难与肿瘤区分,甚至导致多年误诊。强化期出现暂时性恶化现象,病灶恶化与临床成矛盾现象。原发热者化疗热退后又复生。 3.诊断依据 类赫氏反应的诊断依据如下5点: ①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应用含H及R强有力方案抗结核治疗过程中、3个月内出现者。 ②抗结核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后、浆膜腔积液有吸收减少后、部分病人X线胸片肺部病灶有吸收缩小后再出现者。 ③继续原方案抗痨化疗1~3月,“恶化”表现逐渐改善者。 ④“恶化”期间痰菌已阴转者仍不能检出结核杆菌、痰菌减少者继续减少直至阴转、浆膜腔积液中不能检出结核杆菌、淋巴结穿刺、活检均不能检出结核杆菌。 ⑤排除结核菌以外病原体感染、非药物性过敏性肺炎、非药物反应及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

吴玉伟 2020-04-13阅读量9570

症状自查 | 出现这些症状当...

病请描述: 导语:颈椎病的症状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初始症状较轻,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常以一个类型为主合并有其它几个类型,称为混合型颈椎病。随着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以及工作性质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患有颈椎病,对此,小编提醒大家: 出现下列症状,要当心颈椎病。 颈椎病的初期症状有 1.颈肩部: 颈肩疼痛,有时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当头颈转向某个方向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否则容易出现眩晕、头痛的症状。 2.头枕部: 头晕、头痛或偏头痛,这是颈椎病常见的症状表现,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但是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很多患者容易忽视,从而导致误诊,造成严重的后果。 3.上肢: 当颈椎间盘的突出物压迫脊髓神经时,会有上肢麻木、手指发麻、手指握力减退等症状,症状比较轻微,休息或者改变躯体位置后症状会得到缓解,一般也很容易被忽视。 4.下肢: 也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在早期出现下肢的症状,如双下肢发软、下肢无力、行走如踩棉花、行走困难、突然跪倒等多种颈椎病早期症状表现。 上述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一般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疼,这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其次就是会出现脖子疼、肩背疼等症状,多数起病时症状轻且不被重视,因而加重了病情。如果疾病久治不愈,还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小编提醒: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当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检查。关于颈椎病的看病攻略,可点击查看→《诊前须知 | 颈椎病首次就诊小贴士》 *图片来自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6-07-08阅读量3.0万

儿童烟雾病的常见症状

病请描述:       烟雾病存在两个高发年龄段,儿童期常常在5-10岁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以缺血性症状发病。由于孩子言语能力有限,运动的精细和协调尚处在发育过程中,就诊时往往较晚,造成我国患儿脑梗型比例高于日本和韩国患儿。初步总结下我院收治患儿的常见症状,希望能提高家长们的健康意识,使患儿就诊时间提前,改善预后。     1.突发头晕呕吐,甚至意识障碍  2.顽固性、反复的头疼   3.情绪激动时双手抖动   4.肢体的发麻乏力,间断发作或者持续表现  5.一过性的肢体无力,比如拿不了筷子或者站立  6.看着东西拿不到,定向协调能力障碍  7.反复言语不清  8.视物模糊  9.认知力下降   10.记忆力下降  11.口角歪斜、流涎  12.肢体抽搐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