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骨骼肿块 > 内容

骨骼肿块内容

门诊实录:乳腺癌转移到腋下是...

病请描述:  56岁的江女士由于乳房、腋下有肿块,乳头内陷、溢液等症状来医院就诊,经过初步判断乳腺癌有转移到腋下的可能,听医生说有转移,江女士坐立不安,那么,乳腺癌转移到腋下是几期?还能治好吗?   乳腺癌转移到腋窝至少为2期,因为1期乳腺癌不会出现腋窝转移。如果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融合且局部肿瘤较大,则属于乳腺癌3期。通常乳腺癌4期与腋窝无关,4期会出现全身其他部位转移,如肺上、肝上、骨转移,均属于乳腺癌4期。   所以如果腋窝出现转移,即使转移较少,也属于2期,如果有融合则为3期,有远处转移为4期。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综合管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注重日常护理和康复。   乳腺癌转移到腋下严重吗?怎么治疗?   乳腺癌转移到腋下淋巴结后,如果是早期阶段,是可以治好的。   1、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治疗,淋巴结转移病灶可能继续发展,癌细胞可能通过淋巴管道进一步扩散到锁骨上淋巴结,甚至进入血液系统,导致远处器官的转移,如脑组织、肺脏、肝脏和骨骼等,使病情恶化为晚期乳腺癌,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2、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时,往往会出现腋下肿块,这些肿块质地坚硬,不易活动,边界模糊,有时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如肩背疼痛,由于淋巴结扩大压迫周围组织、腋下肿胀,淋巴液排出受阻导致、乳房肿块以及上肢淋巴水肿等。   3、针对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需要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去除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减少瘤细胞的扩散。   4、包括对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或腋窝区域进行放疗,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激素受体活性来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乳腺癌患者一旦出现腋下淋巴转移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期间需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采用低脂饮食、优质蛋白质饮食等方式增加营养摄入;同时增加新鲜蔬菜与水果的摄入;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适量运动等,以促进疾病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赵华栋 2024-11-06阅读量2348

右股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假体...

病请描述: 一、现病史 患者:王某某,男性,48岁。 主诉:右大腿疼痛伴活动障碍3月。 现病史:2023年7月26日因血尿就诊于上海市同仁医院,诊断为膀胱癌,行“膀胱镜下膀胱肿瘤激光治疗术”,术后给予GC+PD1化疗2疗程。2023年9月19日因右大腿加重疼痛,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右侧股骨近端恶性肿瘤转移?伴病理性骨折。10月7日平车推入我科治疗。 诊断:右股骨肿瘤? 膀胱癌病理 X线:右侧股骨干近端恶性肿瘤转移?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肿瘤性病变。 CT+MRI: 1、膀胱左后壁增厚伴高密度影,考虑占位性病变; 2、右侧股骨颈、股骨上段病理性骨护伴周国软组织肿胀; 3、两肺多发转移瘤;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二、术前检查 X光检查结果: 右股骨上段骨折,断端移位,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 CT检查结果: 右股骨近段见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右股骨近段皮质中断,骨折远段向外上方移位。 MRI检查结果: 右股骨颈折曲,右侧股骨前方见团块状软组织信号影,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提示: 右侧胫后静脉血栓形成,右侧腘静脉血流瘀滞,双侧胫后动脉点状硬化斑块形成。 经相关科室会诊,行右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三、手术治疗 四肢长骨,骨转移癌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缓解痛苦,肢体恢复功能,方便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对于已明确诊断骨转移癌,但尚未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需进行骨折风险评估。Mirels提出一个用于评估长骨转移癌发生病理性骨折风险的Mirels评分系统,临床应用较广。如已发生病理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风险较高,Mirels评分≥9分,X线片显示50%骨皮质被破坏,病变直径超过2.5cm等,则推荐行手术治疗恢复肢体功能。 结合患者相关症状体征:①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移位(不稳定),②重度疼痛,③溶骨性改变,④大小>2/3,得分12分。 拟行股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术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四、恶性肿瘤四肢骨转移 四肢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除了原发肿瘤相关表现外,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肢体功能障碍等。其中,骨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可在夜间加重。 肿瘤四肢骨转移,对骨骼的破坏降低了其承重及受力能力,如未及时诊治,可发展至病理性骨折。四肢长骨骨折和脊柱骨折都可造成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给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肿瘤四肢骨转移,手术干预的目的是挽救功能和活动能力,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如已发生病理性骨折,病情允许情况下应考虑手术干预,以稳定骨折、改善肢体功能,并通过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的原则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患者的预计生存时间大于术后恢复期; (2)可获得坚强固定、满足功能与稳定需要; (3)尽量避免在患者生存期内再次翻修; (4)手术重建需要涵盖被破坏骨质全长。 人工假体治疗骨肿瘤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目前为止,各种综合治疗配合假体重建手术已经是治疗股骨近端肿瘤的常用方法。(1)对于原发性骨肿瘤,假体置换相比传统重建如灭活骨移植等,可降低如骨不连、植入物失效等肿瘤事件发生,在功能及预后上优于传统方式。(2)对于不涉及髋臼的股骨近端肿瘤,如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近端肿瘤,可优先考虑半髋关节假体置换重建方案。相较于全髋关节置换,半髋肿瘤假体置换术能保留自身髋臼且在技术上更易操作,最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面、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许炜 2024-03-21阅读量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