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静脉回流障碍 > 内容

静脉回流障碍内容

为什么建议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考...

病请描述:        相信每一位反复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都经历过长期系统的内科药物及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经过系统的上述治疗后为什么依然会发生腹腔积液,这要从肝硬化发生腹水的机制说起。        肝硬化发生腹水的主要机制包括:       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cmH2O时),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肝内淋巴液的产生增多而回流受阻(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3.门静脉血供减少甚至逆流致“原料缺乏”和(或)肝功能受损致“合成障碍”,导致白蛋白的合成减少,白蛋白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4.肝功能异常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肝内的灭活减少,导致水钠的潴留,从而形成腹水。     5.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上述多种因素,在腹水形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贯穿整个过程。        肝硬化腹水是消化界、肝病界一直在试图解决的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反复肝腹水患者的诊治经历足以证实单纯通过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利尿、腹腔穿刺引流等方法治疗肝腹水的作用是有限的。        开放/腔镜下分流术(门-腔,肠-腔,冠-腔,脾-腔,脾-肾)及断流术(门奇静脉断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两种术式的结合,虽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但抛开手术本身的风险及并发症来说,其对体质就有较严苛要求,单纯这一点,针对肝硬化患者来说就是一种挑战。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是一种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可控及可重复等特点,术中即刻门静脉压力就有显著下降(如35cmH2O→26cmH2O,37cmH2O→25cmH2O,36cmH2O→24cmH2O等,这是内科治疗无法企及的);同时,针对非专业人士所顾虑的术后出现肝性脑病问题,专业人员会在手术方案设计时综合患者具体病情,应用如门静脉左支分流、根据门静脉实际压力进行适量分流及必要时的限流等措施加以预防。        因此,针对发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如胸/腹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建议尽早考虑行TIPS治疗。

马同强 2025-02-08阅读量918

肿胀消除到什么程度可以手术?...

病请描述:肿胀消除到什么程度可以手术? 四肢骨折可能会导致肢体出现明显的肿胀,严重的将会出现张力性水疱,更有甚者,将会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综合征 骨折引起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折早期的严重并发症,通常由于骨折引起的局部血管损伤或者出血,而肢体的筋膜和间隔组成相对密闭的腔隙,内容物增多导致张力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动脉供血仍在继续,最终将导致血流障碍,肌肉和神经缺血坏死严重后果的并发症。 通常需要紧急处理,否则等到肌肉和神经坏死,将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需要截肢。通常需要切开减压,如果有血管断裂或者堵塞,也需要紧急手术处理。 为什么会出现水疱 比较明显的肿胀可以出现张力性水疱,张力性水疱可以是骨折时外伤引起的表皮间隙的分离,也可以是局部张力增高导致的表皮和真皮间隙内液体积聚。 张力性水疱可以分为浆液性水疱和血性水疱,前者水疱内液体为淡黄色,而后者为血性液体,可有微小血管损伤,更为严重。对于张力性水疱,目前处理意见不同,可以等待慢慢消退,也可以消毒后抽吸。我们通常采取后一种处理方法。 肿胀消退到什么时候能手术? 肢体出现明显肿胀,通常可以通过冷敷、抬高患肢和辅助消肿等治疗,等待肢体肿胀逐渐消退。那么,肿胀消退到什么程度可以进行手术呢?除了水疱干结外,皮肤要由原来的光滑透亮,逐渐出现皱纹,即所谓的皱纹征。 对于一般骨折,可能需要3-5天,对于严重的足踝部和膝关节骨折,则需要7-10天甚至更久。如果没有充分消肿便匆忙手术,可能会导致术后肢体肿胀更严重,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严重可能会出现感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或者面诊。

王晓庆 2024-10-15阅读量1569

股骨头坏死与骨盆旋移的相关性

病请描述: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纠正髋关节脱位、骨盆旋移,恢复双侧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及校正下肢不等长;(2)疏通血管,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修复细胞,将死亡骨吸收,新建骨小梁,促进新骨成骨,支撑起塌陷的软骨;(3)恢复髋关节的动力平衡和受力平衡。 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耳状面相互交错嵌插的滑膜关节。关节面被软骨遮盖,较为光滑。但有不规则的突起和凹陷部,借以稳定关节。此关节在生理上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属微动关节。骶骨的关节面可随骨盆的前倾后仰,沿关节横轴做轻度旋转活动。关节周围有长短不等的坚强韧带保护,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它向前下方移动。有急慢性腰腿痛史或外伤史者,骶髂关节错位劳损,韧带松弛,骶髂关节的旋转活动范围增加,超越了生理活动范围的扭转,致使骶髂关节脱位,骨盆旋移。 骨盆的旋移引起髋关节囊动脉血供减少、静脉回流障碍和瘀血,髋关节囊动脉血供减少、静脉回流障碍和瘀血是引起下肢肌肉萎缩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股骨头韧带动脉血供来自闭孔动脉。上关节囊动脉来自旋内侧动脉,也是股骨头血供的主要来源。下关节囊动脉来自旋股内侧动脉,供应股骨头内下部分。这3组动脉于股骨头骨化后互相吻合,形成血管网。股骨头、股骨颈部的血管是由关节囊内滑膜骨面进入股骨头、股骨颈部的。因此,外伤或骨盆旋移均可损伤上述血管,造成供血不足,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735

说好的一起用脚丈量世界,你怎...

病请描述:什么是跟痛症?它影响您的生活了吗? “跟痛症”其实是一系列疾病的共同表现,这些疾病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脚跟痛”。它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更为多见,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会得跟痛症? 导致足跟疼痛的原因很多,足跟部是人体负重最大的部位,极易受伤和致病。 足跟痛常可追溯到急性慢性受伤史或过度运动负重史。当跑跳运动过多,暴力撞击足跟部易引起跟骨下脂肪垫挫伤和跟骨下滑囊炎。长久地站立,经常穿人字拖、穿宽大的鞋子会都会导致跖腱膜和第一层足跖肌以及跖方肌反复牵拉导致结节出末端病。单纯的跟骨内压增高也可导致跟部疼痛。 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当长途步行或从较高处跳下时,就容易受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使跖筋膜的弹性更差,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如果跖筋膜附着在跟骨结处的创伤性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就会刺激跟骨的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鸟嘴样的骨刺。 跟痛症会有哪些表现呢? 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晨起或坐片刻后起动走路时加重。走几步后疼痛减轻,白天患者相对比较舒服,到傍晚疼痛逐渐加重,不负重后可以缓解。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负重时加重疼痛。 最常见的体征是跟骨结节内下面有局限性压痛。痛侧与对侧健康足跟比较,可发现有轻微肿胀及发红,症状持续时间从数周、数月到数年不等。 常见以下几类: 1.跖筋膜炎:这是跟痛症最常见的病因。走路时,脚趾背伸,足弓升高,足底的跖筋膜受到反复牵拉刺激,当走路过多超过它的承受能力,将诱发炎症过程,形成跖筋膜老化、纤维化,可合并骨刺。 2.跟部脂肪垫萎缩:如果把人的双足比作自行车轮,那么跟部脂肪垫就像是车轮充气带,脂肪垫萎缩就像充气带漏气,那钢圈就会受压变形,跟部失去了脂肪垫的保护,就会受压疼痛。 3.跟部滑囊炎:“滑囊”就像自行车轴承的润滑装置,对骨关节具有保护作用,若滑囊出现炎症,润滑装置损坏,就会出现“轴承磨损”,即疼痛的情况,见于长久站立及硬地面行走以后,可同时伴有骨刺。 4.跖神经卡压症:由于跖外侧神经第一分支支配小趾展肌并进入跟骨内侧结节及骨刺内缘附近,可受到卡压而引起疼痛,足被动外展及外翻可诱发疼痛。 5.跟骨内高压症:跟骨就像一块海绵,当久立引起血运平衡失调,跟骨内静脉回流障碍、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通透出的“水”被“海绵”吸收,最终引起水肿,压迫神经引起疼痛。患者往往感到跟部持续酸、胀、疼痛,夜间或休息也痛,压痛点不固定,跟骨穿刺减压后,症状及体征立即缓解。 谈谈跟痛症的治疗 概括来讲,跟痛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虽然可以较彻底的松解粘连,但手术瘢痕又会引起二次粘连,导致疾病复发。其中小针刀治疗、体外冲击波属于保守治疗范畴,治疗后患者可立即恢复正常活动,效果好,临床应用广泛。 针刀治疗属于闭合性微创手术,既能对跖腱膜进行有效的松解,又不会出现手术瘢痕引发的二次粘连,可以说是临床上治疗跟痛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以声学为特征传导的压力波,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属于无创治疗范畴。有研究报道,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有效率达34%~88%,不同压强下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均可缓解跟痛症患者疼痛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如何预防跟痛症?平日里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保健工作? 1.改变走路习惯和步态。减缓走路的速度,降低足跟着地瞬间的压强。 2.减肥。适当逐渐减轻体重,减少足跟部的负担。 3.穿运动鞋。运动鞋底具有很好的缓冲和弹性,选择有抬高足跟的鞋子,这样可使足部承重力线前移,减轻足跟受压,减少跟痛症。 4.拉伸训练:经常反复地牵拉跟腱 、跖腱膜。 5.足底力量训练。在地上放一毛巾,将您的脚掌用力抓毛巾,10次一组,可重复三组。也可以找一楼梯,将前半脚掌放于楼梯上层,收紧核心身体,持续10次一组。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426

心脏瓣膜坏了,就得换掉吗?

病请描述:心脏瓣膜坏了,就得换吗? 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人都有条件做体检。在健康体检的时候,许多患者可能会发现体检结果提示咱们的心脏某一个瓣膜出现了情况。许多人收到这些结果之后,惊心不已,惶恐不安,担心自己需要做手术,把瓣膜给换掉。心脏的瓣膜坏掉之后是不是都需要换掉呢?是不是都需要开大刀做大手术呢? 心脏瓣膜就是我们心脏内的房门。就像我们房门一样,是心脏内血液流动的阀门。每秒钟至少有开放和关闭一次。这是我们人体内活动最为频繁、活动度最大的一个部件。日久天长,难免会有老化和损害。那么,心脏瓣膜坏了以后,就必须得更换吗?就必须换掉吗?我们的答案当然不是必须更换。如果我们的心脏瓣膜只是一个轻度或中度的病变,包括狭窄和关闭不严实,一般并不必要做任何手术。如果只是一个轻度的反流等等的情况,并不表明我们的瓣膜功能有显著的异常,不必要做任何特别处理。中等度以上的反流和狭窄,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即使是重度的狭窄或关闭不严实,也不一定马上需要把它换掉,也是根据患者是否有相关的症状,是否对血液流动和心脏的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来决定的。真的是出现了严重的狭窄或关闭不全,而且也影响到我们血液的流动,使患者出现一些症状和心脏功能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这个瓣膜进行干预,也就是说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当中把瓣膜换掉。对已经坏掉的瓣膜换掉。更换成为机械瓣或生物瓣,是我们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实际上,在手术当中,不只是换掉瓣膜,换掉这扇门,还有其他方法。 第1个方法呢,就是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复。也就是说,门坏了,不把它换掉,给它修一修。常见的就是二尖瓣的成型手术,三尖瓣的环缩手术等等,也就是说把损害的瓣膜给予修复和加固,把扩大的门框给它再紧缩回来。门框没有异常的扩大了,门就正常的关上了。这种瓣膜的修复手术,在几十年之前,医学手术技术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是比较少的使用,大部分瓣膜坏了之后真是需要进行更换。现在这种修复手术越来越成熟,医生的手艺越来越娴熟。所以更换瓣膜,换掉瓣膜,越来越少,而修复瓣膜这种手术越来越多。 不换掉瓣膜的第2类手术方式,是瓣膜中间我们再放一个瓣膜。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通过我们的外周动脉或静脉系统,经过导管,将一个新的瓣膜植入到原来的瓣膜当中。用新的瓣膜来工作,来起作用。老的瓣膜被撑在了心瓣膜的外面。这种瓣中瓣的方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龄高危患者的情况。不必要开胸把心脏打开,而直接通过血管用微创的方法给予解决。大大地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拓展了手术患者的范围,使许多原来失去手术机会的老年人、身体条件残弱的患者能给予手术治疗,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比较流行的这类手术之一就是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目前这种手术在国外和我们国内主要的一些大的医院做的如火如荼,给这类患者解决了问题。 不更换瓣膜的第3类手术方式。是经导管的瓣膜扩张或修复手术。这类手术的方式也是经过外周的动脉或静脉系统。通过导管的方法将瓣膜进行成型或修复。比如说,风湿性的二尖瓣狭窄,这种病变往往只是瓣膜的边缘与边缘之间出现了粘连,使瓣膜打不太开,血液流动受到梗阻。原来对于这种病人,我们也是开胸打开心脏,用手指头伸到狭窄的瓣膜口内,轻轻的把它分离开。现在这种手术不必要打开胸膛,不必要打开心脏用手指头伸进去,而是通过导管的方法,将一个类似于手指头的球囊伸到狭窄的瓣膜口内。轻轻地把它扩张开。使粘连的边缘分离开,瓣膜口重新恢复到较大的面积。使循环的血流通畅,免于梗阻,恢复心脏的正常血流功能。这就是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这种手术在30年以前就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使许多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运动耐量,工作能力显著提高。我手里的几个病人都基本能够生活自理,正常工作。有一位老太太,做衣服的,在1993年做的这种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到现在仍然健在,而且生活自理。风心病没有造成她的生活方面的明显障碍。 经过微创导管方法对瓣膜损害进行修复的手术,还有一种是二尖瓣的钳夹手术。二尖瓣这两个瓣膜由于种种原因的损害,关闭不严实,关闭不全,血液回流,致使我们心脏工作的效率大大的减低,而且出现许多症状。针对这种患者,我们传统方法也是开胸切开心脏把瓣膜给换掉,或者是进行开胸修复的手术。现在通过导管的方法,通过静脉系统将一个相当于短把钳子的一个器械伸到二尖瓣口瓣尖处,把这两个瓣膜给它夹住,它的漏血就大大地减少。这种手术也不必要开胸,不必要切开心脏,通过微创导管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二尖瓣大量反流显著的减轻,可减少减轻患者的症状,延长寿命。这种手术在我们国内也逐渐地在开展和成熟。 综合上面这几条,我们认为: 心脏瓣膜坏了以后,如果只是轻度的,我们连瓣膜病都不诊断,什么都不影响。 如果是中度的损害,大多数也只是服用药物治疗。 如果是重度的损害,比如说重度的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只要患者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没有出现心功能的问题,没有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这些情况我们并不必要马上做手术。 而对于重度损害又出现了症状,心功能或者是肺动脉高压的一些问题,出现了黑蒙晕厥等等,才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当中少数患者需要把这个瓣膜换掉。更多的患者,我们使用微创手术的方法,通过动脉或静脉系统一个很小的切口,几个毫米的一个小口,甚至都不用刀切,只是穿刺一下,把我们的仪器放进去,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复。少数情况也使用这种微创的方法,植入一个新的瓣膜也就是瓣中瓣。 总结一句话,心脏瓣膜坏了之后,不一定需要换掉,而且是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换掉。需要换掉瓣膜的患者只是极少数,极少数。

李明洲 2024-08-30阅读量1837

预防围产期肛肠疾病

病请描述:     孕晚期胎儿逐渐增大腹腔容积减少,腹腔脏器受到挤压,挤压结直肠不仅易导致排便困难,同时引起直肠肛门静脉回流发生障碍,进而痔静脉曲张发展成痔疮,或者导致原有痔疮发作、加重。       孕妈分娩生产时努挣,腹压一过性增大导致直肠肛管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痔疮发作,或者引起痔静脉破损,痔体黏膜脱出、形成血栓性外痔及炎性外痔。       孕妈分娩后,腹腔空虚使便意感变得迟钝,同时月子期卧床久,产后气血虚导致排便无力,均造成排便困难,直接或间接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长、高度硬结,粪质干硬使肛门受伤引起肛门疾病。       所以围产期排便调理尤为重要,是预防肛肠疾病的重中之重。针对原有肛肠疾病应早发现早治疗,筛查预防。产后及时治疗随产发作痔疮。

张振国 2024-03-04阅读量1086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个啥?

病请描述: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个啥? 一、概述: 1、病因:外伤导致走行在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破裂所致,高压的动脉血进入低压的海绵窦内,引发的一系列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症候群。 2、表现: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搏动性突眼、眼球向外突出、颅内搏动性杂音、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睑淤血肿胀、外翻,结膜血管增粗、充血、部分患者有头痛、耳鸣等症状。 3、危害:本病若不及时处理, (1)可导致视力下降,重者永久性失明;  (2)少部分患者因为鼻腔大量出血导致突然死亡。                                                  (3)可诱发脑缺血或脑出血,甚至出现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 二、治疗 1、介入堵塞瘘口 2、入路:静脉入路和动脉入路 三、实战病例: 1、交通伤、TCCF、外院转入 2、难度: (1)局部存在弹簧圈遮挡,瘘口显示困难; (2)机器:单C,难以多个方向观察; (3)半夜三更进行手术 3、克服之前的弹簧圈遮挡、单臂机器和手术时间的限制和困难,重新超选瘘口、球囊封堵、追加3个弹簧圈+onyx18胶,消灭瘘口,消除盗血。最终,左侧TCCF瘘口不显影。

赵开军 2023-11-16阅读量1469

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一旦出现后...

病请描述:骨折属于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见过骨折的人打着石膏,过一段时间之后拆掉石膏后,原本骨折的部位痊愈了,就像是从没有骨折一样。这也让很多人对骨折有些轻视,觉得没什么可怕的。 事实确实如此。大多数骨折往往只是一处或几处骨头的断裂,虽然会导致局部的剧烈疼痛和暂时性的活动受限,但只要做好固定,一般都能逐渐实现愈合。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骨折比较严重,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不佳,或骨折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现骨折的后遗症,那后果可能就会比较可怕了。 那么,骨折的后遗症有哪些呢? 1. 骨折早期后遗症 (1)休克 当严重的创伤导致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时,可以引发大量出血,重要脏器或广泛软组织损伤,以及剧烈疼痛,导致患者发生休克。 (2)脂肪栓塞 一般发生于成人。当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可以进人破裂的静脉窦内,引起肺、脑脂肪栓塞,导致患者呼吸功能不全、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3)重要内脏损伤 相关部位的骨折可能导致重要内脏器官损伤,如肋骨骨折导致胸膜或肺损伤,下肋骨骨折导致肝、脾破裂,盆骨骨折导致尿道、膀胱、直肠损伤等。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骨折还可以导致血管、周围神经和脊髓损伤,比如脊柱骨折就很可能伤到脊神经,导致患者肢体功能受损甚至截瘫。 (5)感染 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治疗清创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2. 骨折晚期后遗症 (1)坠积性肺炎 主要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可出现肺功能减弱、咳痰困难,导致肺炎。 (2)压疮 严重创伤性骨折或截瘫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形成压疮。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创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 (4)损伤性骨化 又称骨化性肌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可导致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则可使血肿扩大、机化乃至骨化,造成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 (5)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如果关节面遭到破坏,未能达解剖复位,骨愈合后关节面不平整,就会发生关节面长期磨损,导致关节退变性关节炎。 (6)关节僵硬 由于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再加上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从而导致关节活动障碍。 (7)急性骨萎缩 外伤可以导致关节附近发生疼痛性骨质疏松,亦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 (8)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可以导致某一骨折端的血液供应被阻碍,从而发生缺血性坏死,常见于舟状骨粉碎性骨折、股骨头下型骨折及胫骨中下三分之一部位骨折及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9)畸形愈合 当骨折后复位不良、固定不良或功能锻炼不当时,可以导致断端对应不良,愈合后出现畸形,影响肢体功能。 (10)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由于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良、局部供血不良或感染,骨折愈合减慢,甚至不愈合,这是骨折后遗症中十分严重的情况。 总而言之,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骨折的后遗症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一旦发生骨折,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积极治疗和康复,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文根 2023-05-29阅读量2842

今日话题:当颅内静脉窦血栓(...

病请描述:一、背景知识:当颅内静脉窦系统血栓形成(CVST)时,需要进行抗凝等处理,重者需要进行外科处理;相形之下,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急性期需要进行止血处理。这两种情况一般不会同时遇到,偶尔遇到了,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两者兼顾,各个击破。 这不,老卢同志就遇到这事了。在静脉窦血栓的同时遭遇了颅内动脉瘤破裂,病情雪上加霜。 二、治疗策略:全面分析后,可能较为稳妥的治疗策略如下: (1)急性期先单纯致密栓塞动脉瘤;(2)等动脉瘤相对稳定后再追加抗凝药物治疗似乎是可行的。 然而,动脉瘤栓塞完毕,我们发现由于肝素的使用,直窦及其分支系统显影明显好转,提示局部血栓的存在;同时,上矢状窦前1/3也明显显影不良,提示血栓的存在,整个静脉窦的显影时间明显滞后3-4秒。所有这些,都支持CVST的存在。 三、治疗时间点和术后的小插曲: (1)急性期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瘤(Hunt-Hess3级)致密栓塞,手术顺利,术后正常清醒,四肢活动好; (2)术后26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右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至5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但是,神志清楚,四肢活动好。考虑:动眼神经麻痹。 四、小插曲动眼神经麻痹后的处理 1、立即复查脑CT和DSA:(1)动脉瘤致密栓塞,完全不显影,动脉瘤无增大;(2)出血无增大,排除再出血的可能;(3)整个脑干系统和左侧脑叶呈现明显的低密度,考虑静脉回流障碍所致;(4)脑室引流系统正常引流,未见异常。 2、小插曲出现的原因分析:综合以上现象和脑干的CT低密度表现:术后26小时出现的突发动眼神经麻痹,可能与静脉窦血栓回流障碍引起的动眼神经核麻痹所致,也可能与中脑附近的局部血管痉挛引起所致。 3、处理措施:急诊法舒地尔灌注+肝素灌注。执行时间:出现后6小时执行。术中发现:上矢状窦系统后2/3也显影隐约中断,错错落落,直窦及其属支显影也不太好 4、警报解除:由于动脉瘤完全不显影,法舒地尔和肝素灌注后4小时再次查体,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睑裂正常,瞳孔恢复正常。 五、小结: 1、由于动脉瘤已经致密栓塞,由于合并CVST,急性期不要使用止血药物,以免诱发CBST加重; 2、术后根据CT复查情况,酌情采用抗凝药物,抑制并逐渐消除CVST,脑干的弥漫性水肿可能会引发潜在的呼吸循环障碍; 3、尽早廓清颅内血性脑脊液对于防止各种潜在的并发症是有益的,厚厚的积血诱发的血管痉挛可能也参与了颅神经的麻痹症状。 六、康复出院 ​

赵开军 2023-03-18阅读量2019

青光眼患者的自我保健

病请描述:1.正确认识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所以很多患者谈“青”色变,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反而不利于青光眼治疗,所以第一点首先需要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光眼: 第一点:得了青光眼不是一定会失明,青光眼跟糖尿病类似,糖尿病把血糖控制下来就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青光眼把眼压控制下来就可以延缓视力丧失; 第二点:很多青光眼需要终身使用眼药水,所以需要从心理上接纳青光眼融入自己的生活,不要把滴眼药水作为负担,需要适应每天使用眼药水的治疗,而且要习惯按时到医院复查。 2.正确使用眼药水 第一点 认识眼药水:首先要认识自己需要使用的眼药水,因为青光眼的眼药水有的使用前需要摇晃使药液混合均匀,有的开封后需要冷藏保存,有的需避光保存,有的眼药水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要详细阅读眼药水说明书了解细节;另外眼药水开封后一般保质期是一个月,超过时间尽量不要使用。 第二点 眼药水要点:注意手卫生,点药前尽量先洗手,然后坐位头后仰或者躺着,眼睛向上方看,把下眼睑扒开,将眼药水悬空滴入白眼珠下方的结膜囊内,注意眼药水瓶口不要接触皮肤以免污染,滴完眼药水后轻轻闭眼2分钟。同时,用食指按住内眼角和鼻根部2分钟,避免药水流入鼻腔而被全身吸收,从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点眼药水需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点,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眼药水的作用。另外眼药水一次点一滴就可以。 3.青光眼患者的生活保健 穿戴习惯:青光眼患者穿衣要尽可能宽松,最好不要穿高领衣服,不要束过紧的腰带,避免压力增加导致青光眼。夏天太阳比较大,很多人喜欢戴太阳眼镜,但是在室内不宜继续戴太阳镜,避免诱发青光眼。 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增加腹压从而使眼压升高。尽量不要吸烟,不要过量饮高度酒,可能会导致视神经缺血进一步损伤,最好能够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号,做到“戒烟限酒”。不过对于喝酒后会脸红的人,可以少量饮用红葡萄酒,扩张眼部血管增加视神经血供,保护视神经。 作息习惯:很多青光眼患者比较焦虑,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但是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青光眼患者非常重要。另外枕头的高度要适宜,大约15厘米左右较好,避免头部血液障碍引起眼压升高;避免仰卧位的姿势,防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眼压升高。 用眼习惯: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不适合到电影院在黑暗的环境中看电影,容易诱发青光眼。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看电视及手机,最好30分钟左右能休息一会下,眺望远处,可以适当做做眼保健操。 运动习惯: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眼压,比如散步、慢跑、游泳;但是要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比如快跑、踢足球、打羽毛球等,这些运动可能会让更多的血液流向四肢导致眼睛缺血;另外有些瑜伽动作,比如倒立、深蹲也会让颈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眼压升高,所以也要避免。 总而言之,青光眼的治疗中患者的自我保健很重要,能够协同作用增加治疗效果,最大程度拯救视功能。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 作者:王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王海燕 2023-03-06阅读量3353